|
|
土壤修复领域的中科院力量 |
项目群模式点亮南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新希望 |
■本报记者 王卉
“不同农作物的重金属超标有何不同?”“数据很重要,有没有一个数据来说明?”“现在修复植物蜈蚣草的育苗成本是多少?”
7月14日,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南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划与修复技术研发示范”项目群验收的修复现场考察中,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边查看边询问。
“感觉这个项目群的部署非常及时,因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在是我们国家面临的很大挑战。项目群的开展对中央以及地方工作发挥了重大支撑作用。”张亚平表示。
效果初显
“科研人员花那么大代价和那么多资金去修复有必要吗?不如把污染区的村民迁走更省事吧?”有专家发出这样的疑问。
“不能简单地算经济账。修复被污染土地也是民生工程,事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个人发展和生活改善。”石门县环保局局长毛春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据了解,石门项目的第一阶段是由国家和湖南省开展点源污染防治。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透露说,目前对底泥和废渣的处理已进入第五期,源头控制工作已取得一定效果。
除了点源污染的控制,“这种被污染的土壤如果得不到修复,其影响不只局限在当地,下大雨时洪水带来的径流会导致饮用水砷超标,涉及下游几百万人的饮水安全。”“南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划与修复技术研发示范”项目群主持人、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环境质量问题,也是环境伦理问题。”
“该项目群得到国家层面、多部委和地方的很大支持,也反映出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老百姓的迫切需求。”中科院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表示。
收获颇丰
土地重金属污染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而项目群的工作促进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融合。“我们是这一项目群的服务对象,是用户,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通过这个项目,加强了我们和环保部、农业部等很多部门专家的交流与合作,而以前大家是不认识的。”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总工程师罗明表示。
项目群针对3个不同典型区域,由4个项目组成,分别由陈同斌、地理资源所环境修复中心副主任雷梅、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研究员黄道友、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周静主持。
给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李发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项目群在模式上的创新。“很多科技活动都是各做各的。这种项目群通过联合,效率更高,值得推广。”
同时,4个项目团队分别联合了更多中科院研究所的力量共同进行科技攻关。比如,雷梅主持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示范”项目将湖南科技大学也包括进来,“从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上为当地培育修复力量”。
“中科院两年前设计的这个项目群很有眼光。它带来的整个社会效益是很大的,项目涉及的农田修复及风险区划与刚出台的《土十条》的对接也是很严密的。”李发生如是评价。
该项目群的确为《土十条》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尤其是推动了湖南常德和广西河池被纳入国家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同时,项目群的技术为湖南、广西、云南、江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的农田土壤修复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项目管理借鉴。
未来发展
张亚平提出,土壤修复不是简单技术的配套集成,建议项目组进一步加强规律性的总结。
据了解,利用项目群研发的技术,目前可做到1~2分钟测出土壤的主要重金属含量数据。“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土壤污染识别的进度、投入强度和人力成本。数据出来后,马上通过GPS定位并上传到整个控制中心储存,不容许随意编改,下一次再对照检测,就可以知道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这样做成一个信息平台,今后对整个国家的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将会有很大的推动。”陈同斌表示。
下一步,陈同斌计划在常德市找一个点,继续推进这样的工作。他把常德定位为土壤修复的一个综合示范区,不仅是种蜈蚣草的问题,也包括机制的问题、投融资方式、效果考评等许多方面。“相关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将成为推动《土十条》实施、保护土壤环境的有力抓手。”
“以前我们各部委也做了很多工作,但中科院这个项目群为《土十条》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研究员林玉锁表示,《土十条》发布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将有相应投入,但各级政府很迷茫,找不到方向、抓手和路子。“如果这个项目群能直接把成果与政策对接,它的作用应该会很大。”
《中国科学报》 (2016-07-20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