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呼双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7/14 10:14:55
选择字号:
“矫队”的铁汉柔情

 矫玉田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呼双双

“对于国内干海洋的人来说,南极是一个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地方,谁都想去。”说这话的是一位身材高大、脸色黝黑的北方汉子,一看就是常年在户外饱受风吹日晒。他的声音洪亮,口音中带着一股浓浓的青岛味儿。他叫矫玉田,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的一名高工,一位有着20多年极地科考经历的人。

1992年,正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担任工程师的矫玉田被选拔为中国第9次南极考察队员,由此拉开了他南极人生的大幕。20多年间,他先后参与了11次南极考察、5次北极考察,其中带领大洋队南极考察就有7次。他工作上特别能战斗,生活中热心又贴心,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矫队”。

安全、温暖、勇敢的大嗓门

谈到矫玉田,有着8次极地科考经历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老师李涛对他赞不绝口。

李涛说,矫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极其负责任。安全是极地科考最大的政治。极端天气和海洋环境下,每个队员的人身安全容不得丝毫大意,设备和数据安全更是会直接影响到科考结果,因此从意识到规程,矫玉田总是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并带头示范,严格规范作业。

第二是嗓门大。众所周知,极地作业环境不是一般的恶劣,但是不身临其境,人们根本无法体会那些随时随地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在风雪交加的空旷野外作业,谁没系安全绳,谁没戴安全帽,谁没穿救生衣,谁操作不规范,都是隐患。矫玉田目光所及,一目了然。于是,他那带着浓浓青岛味的大嗓门就“闪亮登场”了,在毫不留情面的几番吆喝声里,队员们脑袋里马上拉紧了安全弦。在寒冷的极地,他的大嗓门让队员的心踏实和温暖。

声音洪亮的矫玉田有着一颗敞亮豪迈的心,脏活儿累活儿危险儿活抢在前头,这大概也是他屡次能够很好地把全国众多单位协调统领起来共同完成大洋科考任务的独特魅力。

第32次南极科考,同行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博士生施骞脑海里一直定格着一个画面:潜标布放中必须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手动割断承载1吨重物的缆绳,那种关键时刻,矫队长喝退众人,义无反顾地冲向前,独自一人趴在甲板上割断了绳索……

责任心、细心、耐心、爱心一个都不能少

矫玉田爱惜仪器设备是出了名的。每次出海前,从仪器的准备、校正、测试到装箱他必亲自上阵。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教师曹勇回忆着和矫玉田一起出行的那次中挪北欧海科学考察。在那次考察中,为了尽可能减轻重量,所有队员随身携带的仪器外包装箱都必须去除。如何把仪器包装好并固定好成为了大家的难题。经验丰富的矫玉田灵机一动,买来了很多泡沫、包装袋和专业的打包器,不仅亲手包装每台仪器并做好标注,还使每个队员都能知晓仪器具体位置,看似简单的工作为紧张繁重的出海考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0月中下旬的北欧海气旋活动频繁,领队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进平评价北欧海是他出海30多年来海况最恶劣的海域,数米甚至10米多高的风浪是家常便饭。曹勇说,在极恶劣的条件下,矫玉田带领着初出茅庐的科考新手在海上作业16天完成了76个站位的观测,取得了宝贵的数据。由于海况恶劣,队员们晕船严重,头几天大家只能靠果汁和饼干果腹,矫玉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从厨房里找来面粉,每天早上都为队员们熬上一大锅疙瘩汤,并盯着大家喝汤,即使吐了也要继续吃,以便保持足够的体能完成工作任务。

“现在想来,当时支撑我们的除了强烈的责任感,矫队长每天一锅的爱心疙瘩汤也功不可没。”曹勇回忆说。

似这样家长般的关怀体贴,大洋队的年轻队员们几乎人人都“领教”过。年轻人都爱睡懒觉,宁愿不吃饭也要多睡会儿,但每天一早,矫玉田就会不“识趣”地到三楼船舱挨个房间把大家叫醒去吃早餐,有时候的确“烦”得很。“为了队员们的身体健康,就算是挨骂也认了。”矫玉田说,“除了完成任务,我还要把他们健健康康地带回国。”

多年同行,大家信赖这个被极地风雪“犒赏”的脸色黝黑、身材魁梧的硬汉,既为他的“铁面”所折服,也为他的心细如发所感动。李涛提到一个细节,一次雪地作业时有队员无意踩踏了地上的仪器电缆,矫玉田看到后严肃地告诫他不能踩,因为踩踏电缆不存在安全隐患,但却会损耗电缆的使用寿命,导致在某些关键临界节点影响数据的完整回收。

在20多年的极地科考中,这样的琐事不胜枚举。

《中国科学报》 (2016-07-14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