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7/7 8:18:29
选择字号:
农业危机有待“草地”化解

 

■本报记者 王卉

“以粮为纲”的耕地农业系统,大肥、大水、大农药,力争粮食连年高产。这不但使我国的主要农产品成本高于进口产品的到岸价,质差价高,卖不出去,还导致我国水土资源的短缺和污染,更导致食物污染。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对农业发展现状的描述。

“由此导致大家吃不上放心的食品,这很危险,农业结构的失误不得了,现在不改不行了。”日前,在家中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任继周如是说。92岁的他没有停止思索和工作,现在仍然会觉得每天时间不够用。

草地农业进入实践

诸如粮改饲、粮草轮作、促进草牧业发展等,让任继周欣慰的是,他所推动的草地农业理念如今已经进入“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战略和农业部的具体工作中。

对任继周等承担的相关工作——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草地生态保障与食物安全战略研究》,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作出“促进草业大发展”的批示。

其中在粮改饲方面,农业部从2015年开始在全国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任继周也正在几省区布置自己的几个试点,尝试从农业结构调整入手,探索建立粮食与饲料并举、生态与生产兼顾的新农业系统。他认为这将会把我国农业引向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可成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应强调农业结构的变革,不是分解成一个个项目,否则国家投入一拿走,项目就死了,只有结构调整了,它才有生命力,会自己成长。”任继周强调。

同时任继周并不认同现在休耕的提法,“对土地而言,休耕是非常原始的一种方法,不如种草,地力恢复快”。

病根在耕地农业系统畸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食物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在食物结构中作为主食的谷物的比重显著消减,动物性食品比重大增。任继周表示,以食物当量计,人粮与畜食之比为1:2.5,即家畜饲料是人口粮的2.5倍,传统耕地农业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

2002年以后出现口粮需求缓慢下降,饲料需求急剧上升。这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转变的重大信号,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粮为纲”成为我国发展进程的严重障碍。我国农业投入如此之高,产出如此之低,社会效益不能令人满意,任继周认为症结在于,耕地农业系统的供给侧与社会的需求侧之间严重错位。病根在耕地农业系统的畸形发展。

比如,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原有的小农经济被打碎了,小农经济本身是农业系统,农户自己精打细算,有养有种。但现在单一种植,大型化推广后,原有系统没有了,系统自组织过程没有了,系统就瓦解了,造成灾难。

草地、耕地农业系统互为补充

“呼吁供给侧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系统的改变,耕地农业变成草地农业。一提种草不是都种草,而是作为农业的基础,在这上面发挥各种目标产品,草地农业系统与耕地农业系统各有特色,可互为补充。”任继周表示。

例如,重庆市某地在橘柑树下种草养鹅,光养鹅每亩地每月收入1500元,“这不与粮食争地”。

任继周认为,把草地农业加以模式化,可以表达为“草地+n”,如草地+养殖、草地+谷物、草地+蔬菜、草地+旅游等目标产品。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水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农业要素潜势,提高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保障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

任继周建议,按照各个生态经济区的特点,建立县(旗)以上规模的农业结构改革试验示范区,以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如果在我国传统农耕区实施草田轮作、套种、农闲田种草等草地农业措施,将产生饲用蛋白质7000万~8000万吨,可完全取代进口豆饼而略有盈余,是我国畜禽饲料可靠的蛋白源,也是改变我国农业结构的必要手段。

“农业结构的调整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现在必须在此观念上出一把力,否则中国农业确实危险。”任继周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6-07-0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