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发布时间:2016/7/6 14:34:08
选择字号: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追求生命的意义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家长朋友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向2016届全体本科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为你们的成长付出心血的师长、亲人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回想起2012年的九月,你们作为新一届西工大人,带着满眼的新鲜和好奇来到了这里,你们到的时候,比我到西工大还早了整整四个月;今天,你们即将挥手告别母校。这四年,时间一晃而过,你们用灿烂的青春留下了“工大记忆”,你们用努力和拼搏续写了“毕业达人”的故事,你们对工大美中不足的“吐槽”,饱含了对母校未来的期望。今天,图书馆前你们亲手栽种的21棵毕业树已经生根,校园里络绎不绝的毕业合影充满了你们依依不舍的师生情、同窗情,宿舍里面,你们留给下一届新生的那一封封“家信”,相信也一定会带给今年新的同学难忘的惊喜与感动。真心地感谢大家在最美好的时候选择了西北工业大学!同学们即将步入社会,我希望你们早日事业有成,更希望你们能够在岁月的淘洗和生活的磨砺中,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去品味人生的真谛。

说到这,我想给大家讲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在1940年的夏天,有一位少年望着日军轰炸下满目疮痍的国土暗自下决心:如果我们也有飞机、有空军,日寇就不敢这么猖狂!这位少年怀着“航空救国”的愿望,先后求学于国内外的名校的航空专业。华航西迁,他一手创建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宇航工程系。大家知道西工大历史的话,就知道宇航工程系多次面临被拆、被撤的风波,在这些风波中,他多方呼吁,为我国航天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保留了一支重要力量;他当选院士,初心未改,仍潜心科研,培育人才;96岁高龄,病榻之上,他捐赠毕生积蓄支持学校发展——今年在首个“中国航天日”那一天,他走了。他就是西工大老前辈陈士橹先生。陈先生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一生潜心治学,奉献而无所求,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做出了贡献,用一生诠释了生命的真谛。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追求生命的意义,首先要体现在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第二个故事:同学们,相信你们每个人几乎都有在长安校区与我们校园放的那一架ARJ21零号试验机的合影。今天是6月23号,如果说不变的话,四天以后,这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将实现商业首飞,我想历史将铭记首任总设计师吴兴世、现任总设计师陈勇等众多西工大校友。还有前些天刷爆西工大人朋友圈的运20大型战略运输机,它的总设计师就是我们的校友唐长红院士。在唐长红校友的带领下,运20仅用8年时间就完成研制装备部队,在建设我国战略空军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上个星期天在我们学校举行的“长江学者西部研讨会”上,现场座无虚席,这是我到西工大三年多以来见到的最感动的会场。很多师生或者席地而坐,或者连续站立三四个小时,聆听唐长红、吴伟仁、张立同院士的报告。这些杰出的西工大人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不断探索、勇挑重担、顽强攻关,在航空航天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中,成就了精彩的人生。我讲这个故事想说的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也体现在勇于担当、上下求索。

第三个故事:今年的5月25号,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去世了。我不知道咱们学工的同学有多少知道钱钟书先生,有多少同学知道杨绛先生?杨先生不是影星、歌星、球星,也不是企业家、政治家,但是她去世的消息发布之后,从网络空间到现实空间,有着许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价值追求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她深深的哀思与怀念。这是为什么呢?我自己在清华大学工作的时候,因为工作的机缘,有幸与杨先生有过多次直接的接触。在与杨先生的交流中,我深切感觉到,她虽然经历了战乱、人祸和至亲骨肉离别的种种不幸,却能积极对待所有的灾难和挫折,在独立的人格、不懈的努力和从容的心境中,坚守了对事业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深情,所以她才活出了今天海阔天空的生命境界,更加深深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同学们,有人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也有人说,“有些时候,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态”。在以后大家的工作生活中,你们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也一定会面对各种选择和纠结。我希望你们正视所有将会面临的“生存挫折”,尽可能客观地去看待世界,始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学会用爱和宽容去滋润痛苦,成功时不趾高气昂,困顿时也不沮丧郁闷,始终迎着阳光,努力向前!从这个故事当中,我想说的是追求生命的意义,还体现在要理性从容、阳光生活。

同学们,生命的意义不止在于你是功勋卓著的大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路人甲”,总是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精彩。无论未来你们走到哪里,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家,记得常回家看看!

再见了,同学们,祝愿你们一生幸福、平安!

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