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6/17 20:59:56
选择字号:
当尖端科学“跨”入实验艺术

 

 

如今的跨界艺术已经能够被艺术家们越来越轻松地驾驭,甚至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物理等严肃的科学技术都被当成了一种媒介。“科学发展带来人类很多新的东西,当代艺术不像古典艺术,也一直在求新求变,在思想性和哲学性上都有很强烈的诉求,因此很容易与尖端科学发展结合在一起。”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在这个有限的展示空间中,观众看到了涉及表演、影像、绘画、雕塑、装置等形式的艺术内容。

今年春天,几位艺术家分别在海南和北京进行了几场比较特别的表演实验艺术,它根据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的创意而推出。之所以称之为特别,是因为它的创作团队里还有脑神经科学家。这些人组成了一个名为“生物复兴议程”的跨界小组,希望将以脑神经科学为核心的生物科学和以表演为关键词的艺术联系到一起。

表演艺术与脑神经科学

《解剖距离》是《美狄亚》系列展览的第二站。在这个有限的展示空间中,观众看到了涉及表演、影像、绘画、雕塑、装置等形式的艺术内容。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表演者头戴的脑电探测仪。也许,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也是他们最为好奇的是——作为一群敏感的人,在进入有别于日常生活的特殊的表演状态时,背后有着怎样的神经机制。

导演该作品的艺术家邓菡彬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起初我们只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关注身体内部隐藏的信息,比如人的意识。”于是,早年和邓菡彬同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而且还参演过他的作品《不是海鸥,也不是犀牛》的脑神经科学家李澄宇便慢慢与他们走到了一起。李澄宇目前是中科院上海 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大多数时候,他的实验对象只是小白鼠。

在《美狄亚》这部戏剧中,主角在被伤害后进行一系列报复的行为,同是小组成员的跨媒介艺术家罗苇认为:“这体现了不同的激烈情绪的变化,因此,可以与脑神经科学的解读和实验结合起来。”

“在‘生物复兴议程’小组的视野中,艺术与科学能够相互投映,也是因为同质化的生活没有什么脑神经机制的研究价值,它过分依赖社会结构,个体的人在其中往往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更别提其他更多感知系统的打开,而艺术所关心的具有‘在场性’的人则有更多的神经机制的问题。”邓菡彬表示,脑神经科学对人类群体行为研究的薄弱也是因为群体行为无法靠一般的征集志愿者的方式来进行科学实验和分析。于是,“生物复兴议程”小组的项目可以通过设计艺术性的参与活动,诱导参与者实现身体的“在场”,从而实现科学研究的有效性。

他相信,脑神经科学与表演艺术的结合,会有很多的兴奋点。“但是,我们需要谨守科学的原则、范畴、目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怕推翻自己的假设,不因为某个假设的‘可能成立’而兴奋过头、忘记了科学探索的艰辛和严谨,从而作出不符合科学标准的伪结论。”

在他看来,“生物复兴议程”小组可以既有艺术计划,也有科学计划,但一码是一码。“美狄亚计划是一个艺术计划,它还是首先作用于我们自己,当然它带有一部分收集科学研究素材的功能,但这部分功能只有与其他的很多别的项目素材结合起来才有科学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也还是挺传统的。”

李澄宇也坦言,由于这个项目还在初步的探索阶段,这种结合到底带有何种明确的功能和目标尚不能下结论,但也许能有一定的实验性。

当代艺术与尖端科学

事实上,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艺术家的目的,或者创造出科学技术与艺术之间的意义深远的合作关系,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先锋艺术比较盛行的年代就有很多人尝试过。

邓菡彬解释,科学发展带来人类很多新的东西,当代艺术不像古典艺术,也一直在求新求变,在思想性和哲学性上都有很强烈的诉求,因此很容易与尖端科学发展结合在一起。

最早也最为著名的跨界融合则是1970年在纽约犹太博物馆举办的、由美国汽车公司支持的展览《信息软件技术:它的艺术新含义》,可谓当年一项堪称野心勃勃的计划。“软件”通过诗人约翰·焦尔诺的导向流动无线电系统组成展品,这是分时中心计算机里运用的“软件”。同时,奥特多休·斯维克多利亚的计划是利用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作为能量在博物馆窗口进行广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年轻建筑师团体创作了一个高度复杂的作品《寻找》。这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立方体的环境艺术,它运用总电磁体不断地调整收集和再调整收集。设计编辑程序来作出某些决定,而一群家属随意活动,不断破坏程序,这种隐喻影射着设计编辑程序与设计人员面对人类需求而产生无穷无尽的问题之间的矛盾。

上世纪末,巴西新媒体艺术家爱德华多·卡茨也利用基因技术尝试进行艺术创作。2000年初,卡茨展出了自己最有名的转基因作品《绿色荧光兔》,其中包括一只荧光兔、由此产生的对话及对荧光兔的社会综合反应。荧光兔是名为Alba的白化变种兔,没有皮肤色素,在通常环境中是全白的,眼睛为粉红色,在特殊光源的照射下它会发出绿光。它的创造运用了在水母中找到的原生性野生类型的绿色荧光基因。这项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内容包括对动物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基因改造的道德正义、伦理学的挑战等方方面面。

科学的精神与艺术的精神

显然,如今的跨界艺术已经能够被艺术家们越来越轻松地驾驭,甚至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物理等尖端的科学技术都被当成了一种媒介。

2014年,纽约艺术家LISA PARK也曾与脑神经科学家合作了艺术项目《美丽的思想》,系统创建了一个呈现大脑活动的可视化平台,现场放置5只装着水的金属托盘,每只代表一种情绪。展示者想象关于脆弱、自我、释放等人性疑问作出的反应直接转换成为音符。

LISA PARK通过蓝牙将脑电探测仪获得的脑电波数据传输到她的电脑中。电脑软件随后将脑电波转换成为声音,而且每种不同的声音都通过放置在水托盘下的5个扬声器进行播放。每个扬声器都与一种不同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包括愤怒、憎恨、欲望、悲伤和快乐。水的运行给予这种声音一种视觉化表现,而且随着大脑活动和情绪强度的变化,水滴也会出现变化。

严肃的科学成为媒介,难免会招来一定质疑。邓菡彬强调,“生物复兴议程”所秉持的态度是,不把科学技术当一种噱头或是制造新奇观的工具,而是把科学的精神和艺术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我们只对一些假设过于兴奋,而不是真正去证明或者推翻一些东西,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就是缺少深度的。”

《中国科学报》 (2016-06-17 第5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