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超
韩春雨火了。这位曾经没有任何名誉标签的科学新星,近日遭到了多家媒体的轮番“轰炸”。
今年42岁的韩春雨现任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今年5月,他作为通讯作者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提出的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当前最火热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
韩春雨及其团队的发现被一些人称作是“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然而,在成名之前,这位科学“新秀”曾坐了十多年的“冷板凳”。
“科研在这里也有退路”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正是韩春雨科研生涯的写照。
让韩春雨一朝成名的研究成果是他与团队利用格氏嗜盐碱杆菌实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NgAgo-gDNA)。该方法不同于已有最时兴的技术(CRISPR-Cas9)通过RNA寻找替换序列,而是通过DNA作为介导寻找替换目标,可对基因组的任意位置进行切割,将基因编辑的可能性推入到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然而,这个被称为首个“中国创造”的尖端生物技术的发明者,之前却也有过“落魄”经历。曾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理学博士生的韩春雨没有踏进一些知名单位的大门,更别提他十年来没有发表过什么重要论文了。若在一些知名单位,他可能要不了几年就会被扫地出门。
幸运的是,河北科技大学却给了他潜下心来做事的机会。“在大部分高校,一个副教授很难拥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河北科大不仅给了我实验室,还提供了25万元的学科建设资金。”韩春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当韩春雨决定在NgAgo技术研究上“搏一把”之时,河北科大又从并不富裕的科研经费中提供了另一笔支持,加上他个人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经费,以约40万元的资金维持实验室的日常运转。
“科研在这里(河北科大等普通高校)也有退路:这里没有严苛的考核指标,可以让我静心科研。成果没出来时,我还可以当一个好的授课老师,这里就是我的‘MIT’(麻省理工学院)。”韩春雨说。
宽松的文化土壤
或许,正是因为河北省科协常委、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当年慧眼识才,引进韩春雨并给予其足够的包容和理解,才使得河北科大涌现出了以韩春雨为代表的科研典型,使得河北科大得以“一夜成名”。
“让学生们能够得到最好的成长,让老师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和谐、活力’的文化特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谁先搞明白谁先受益。”计卫舸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我能感受到河北科大与其他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校园文化氛围上有很大的不同,而这种氛围正是我想要的。”韩春雨说。
在计卫舸看来,河北科大对大学体制的独到理解是指导学校人才建设、学科建设的第一主力。除了发现、培养人才的能力,河北科大对于成熟人才自身发展的态度也同样值得借鉴。
“如果大家认为韩春雨的科学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那他的贡献就不只属于国家,这样韩春雨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继续科研都是合理的,我们都应该支持。”计卫舸说,韩春雨的成功可以证明,河北科大提供的实验条件是能够使其做出成绩的。学校有宽松的文化土壤、合适的技术装备,科大很有信心能留住韩老师。
人文素养和科学修养相互融通
韩春雨认为,人文素养和科学修养是相互融通的,就好比文理科也是相通的,文科可以滋养理科。中国文化讲的修养,与很多西方科学家以谦卑的姿态面对科学的行为不谋而合。
“人文素养对科学家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是不行的,通过文学培养的想象,比科学自身培养的有时更丰富。”计卫舸说。
“做原创的事也可以体现一个科学家的修养。”韩春雨说。他一开始也是做跟随性的研究,白干了半年,但因为想法不同,感觉要做有意义的事,要有负责任的态度,不能始乱终弃,也不能随意功亏一篑。
“科学哲学告诉我,自信也应该是一个科学家应具备的素养。坚信存在,然后求证,迟早都会实现(目标)。”韩春雨说。
《中国科学报》 (2016-06-15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