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协九大代表 |
蒋兴良:一线工作者也是创新主力军 |
|
蒋兴良
■本报记者 郭爽
20多年来,他不曾给自己放过假,在高海拔、覆冰、污秽等恶劣环境电气外绝缘、电网防冰减灾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他就是中国科协九大代表、重庆大学教授、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蒋兴良。
2004年至2005年,蒋兴良带领团队,先后四次从重庆携带重达数吨实验装备,不 顾生命危险奔赴青藏铁路沿线海拔2800米至5100米的格尔木、拉萨等地。在零下36°C的严寒及强紫外线的灼烧,拆卸实验装置,完成了极其艰难的科学实验。
在海拔5050米的峰火山开展为期两周科学实验期间,因严重缺氧,蒋兴良无法躺卧,只能靠在中巴车坐椅上熬过恶劣条件下的漫长夜晚,凭借坚强的意志开展了长达7个月的科学实验,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成果,解决了青藏铁路供电工程外绝缘和隧道电气间隙设计的国际难题。
2008年冬季我国南方电网经历大面积冰灾,正月初一,蒋兴良接受任务,深入贵州、湖南、重庆等冰灾现场,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深入分析电网研究冰灾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冰除冰措施。
2008 年7月以来,为预防覆冰再次引发大面积停电,蒋兴良带领团队,自筹科研经费在覆冰最为严重的湖南雪峰山建立了自然实验基地。连续六年春节坚守雨雪冰冻的实验基地,一守至少三个月,探索电网冰灾的防治方法与措施。
建站之初,基地条件极端艰苦,工棚内外冰冻缺水,蒋兴良曾连续7天干啃方便面,用捡来的枯枝融化冰雪勉强维持。在实验基地的恶劣环境下,他经常连续数小时在冻雨冰雪中测实覆冰参数,腿脚冻僵,无法站立,被抬回简易工棚。
蒋兴良谈起这段经历时表达的核心似乎不是这些“难题”,而是一线工作者的困惑。
“科研人员不怕吃苦,要的是发展的前景和科研理想。国家从政策和待遇方面已经给了很多的优惠,只是科研环境和硬件设施等很难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蒋兴良感慨道。
蒋兴良为创建好的科研环境,带领团队花了8年多时间,从各种渠道筹集经费近3000万元,在湖南雪峰山建立了一个“自然灾害防御野外实验基地”,并为其他多个实验站建设提供了技术、样板和建设支持。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把书下载到手机里,就以为学习了。可是知识的掌握,简单地依靠形式是无法实现的。”蒋兴良坦言。
蒋兴良长期在寒冷高湿极端恶劣环境下从事科学研究。他双腿严重风湿,行走困难,躺卧时仍疼痛难忍,但仍住着拐杖,由学生搀扶,始终坚持亲临高海拔、覆冰等恶劣环境,战斗在科研实验第一现场,最终提出了恶劣环境电气外绝缘放电电压校正、外绝缘设计方法和防冰减灾的措施,解决了西电东送、特高压工程面临的恶劣环境实验方法、外绝缘设计和防冰减灾的国际性难题。
“创新是实践的过程,是情绪的鼓励,是一线数据的积累。概念炒作只会形成误导。” 蒋兴良说。
《中国科学报》 (2016-05-30 第2版 科技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