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26 8:38:21
选择字号:
儿科医生短缺 该抓还是该放

 

■陈彬

从去年开始,儿科医生短缺就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这一话题的是是非非也一直持续至今。

不久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针对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意见提出将改革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制定普通高校开展儿科学专业人才培训规划。儿科医疗资源短缺地区可在有条件的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2016年起,在39所举办“5+3”一体化医学教育的高校开展一体化儿科医生培养……

这一文件的出台代表了有关部门对于儿科医生问题的重视,这本身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重视的背后,我们是应该抓,还是应该放?

这其实牵扯到了一个“老问题”,那就是教育管理部门是该做“管理者”还是“服务者”。再说得通俗一些,政府是该把学校管起来,还是给学校充分的自主权,让其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自由决定人才培养方向。

从此次出台的规定来看,有关部门显然选择的是前者。因为无论是改革专业化教育,还是制定规划,乃至于开展一体化医生培养,“负责人”似乎都不是高校本身。

事实上,导致儿科医生短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的“管家式”管理。1998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中,儿科学不再被列为单独学科,这使得整个儿科学教育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严重影响了儿科人才培养。

因“管家式”管理而导致的失误,如今又在用“管家式”管理的方式加以纠正,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原地踏步”?

必须承认的是,相较于高校自发的改革行为,政府主抓的改革在短期内的效果可能要强于前者。因此,此次多部门联合发文不能说不会起到作用。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生平日养的问题,仅仅靠政府部门的几次教育改革,制定几个培养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并不能长时间调动起高校的积极性,而能做到这点的,并不是政府部门,而是市场,是社会,但这两者要发挥作用,又必须要给予高校一定的空间,使它们能够和市场、社会相融合。

我们能给予这份空间吗?

《中国科学报》 (2016-05-26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