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瑜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6/5/17 9:32:22
选择字号: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穿管型钨铜偏滤器部件

本报讯(记者李瑜)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近日为ITER研制的穿管型钨铜偏滤器部件小模块在指定测试平台上完成了高热负荷测试,提交的六件测试模块全部一次性通过测试认证。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已具备为ITER研制穿管型钨铜偏滤器部件的能力。

偏滤器部件是托卡马克装置放电过程中控制杂质和燃料再循环、排出来自中心等离子体的热流和粒子流以及氦灰的必要手段,也是ITER装置中的最关键部件之一。其钨铜穿管结构部件设计指标为:承受住5000次10MW/m2和300次20MW/m2的高热负荷辐照。然而,由于钨材料与铜合金热沉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及弹性模量相差极大,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钨/铜界面处会产生较高的热应力,因此钨铜穿管型部件研发非常困难。

本次测试模块接连通过了5000次10MW/m2和1000次20MW/m2的电子束高热负荷循环辐照,超过了ITER的相关要求。充分证明了等离子体所钨铜偏滤器研制技术的先进性。ITER总干事Bernard Bigot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

《中国科学报》 (2016-05-1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