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17 9:39:05
选择字号:
中国IT企业如何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本报记者 赵广立

“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相比,我们在互联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产业实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术上。”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他号召科技界和企业界“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业界普遍认为,总书记此次座谈会和讲话意义深远。“核心技术突破这个问题的解决事关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景和后劲。”中科曙光董事总裁历军作为企业代表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说:“总书记谈得很全面,不仅有战略上的部署,也有战术上的安排,给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进程中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定了调,非常有启发意义。”

创新:自主+开放

在信息产业领域,要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关起门来“另起炉灶”,还是站在巨人肩上,引进吸收再创新?这个问题曾一度在业界引发广泛讨论。特别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在舆论中处于下风,“遇到了巨大阻力”。

“买不到的、学不到的要坚决地关起门来自己创新,但是能够跟人家合作的,一定不要把这扇门关起来,这个特别重要。”历军说,总书记要求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立足自主创新,也要坚持开放创新,原则是根据我们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一些领域我们的技术处于第二阵营,难道不要去学习?学习回来以后,难道不要坚决地为我所用?”历军举例说,英特尔用了50年发展了X86芯片技术,我们不能再用50年搞一个“X87”。

如何正确对待国外先进技术?历军说,在一些广泛、通用的技术上,还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效仿“高铁模式”,走开放创新之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把好安全可控这一关。

“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会关上门,只要利我、守法的国外先进技术企业,我们也欢迎他们来中国。我认为‘向巨人学习’这条路能够快速缩小我们跟国际先进的企业、国家的差距,是一条实事求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道路。”历军对记者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实现我们‘开着门的创新’,这也许是未来10年、20年我们最主要的方向和手段。”

联盟:融合+协同

习近平指出,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他提出,核心技术的突破涉及到“政产学研用”等多个环节的协同配合,要实现突破,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是关键。

在“4·19讲话”中,习近平也在讲话中对“组建产学研用联盟”的建议“点了赞”。他建议相关单位组建诸如“互联网+”联盟、高端芯片联盟等,以加强战略、技术、标准、市场等的沟通协作,协同创新攻关。

在信息产业领域,产业联盟的现状如何?是否真正串起了创新链和产业链?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了历军。

“曙光公司是中科院先进计算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的理事长单位。该联盟是白春礼院长点名要求曙光牵头成立的以中科院先进计算为依托的产业联盟。成立这个联盟的内涵就是,依托中科院强大的综合性科研资源,融合创新,嫁接科研成果产出,破解中国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难题。”

历军举例说,远在宁夏的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取盐湖中可供“上天入地”设备使用的重金属。“他们也亟须信息技术的支撑,需要数值模型,需要仿真计算。未来,先进计算产业联盟的信息技术、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技术都要和中科院多年来的科学积淀对接,将科学的成果与科学的方法进行融合。”

目前,曙光公司已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融合”出了中科三清,预计将在两三年内快速建成中国环保领域的污染预测体系;与电子所“融合”出了中科星图,未来将发力农情监测和灾害预报等领域。

“我们已经有两家合资企业了,未来有可能以每年两家或者三家的速度,全面地对接中科院这些科学成果。”历军说,产业联盟能够很好地发挥产业链协同创新效应,打破部门利益和行业利益的门户之见,实现强强联合。”

决心 恒心 信心

习近平谈到核心技术突破的过程中,“要有决心、恒心、重心”。历军对此也深有感触。

“我们的决心恐怕没问题,这是上下产业界一致的。恒心恐怕真的需要拿出来认真做一些必要的安排。”他在提到经常有人问“龙芯几年能追上英特尔?”时说:“我认为这不是一种有恒心的表现。”

“从晚清一直到今天这么一个时间维度里,我们今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距离如此之短,所以我特别希望在这样一个进程中,大家要有这样的恒心,坚持10年、15年甚至坚持20年,我们才能在这些核心技术上面追上,然后跟人家并跑、最终实现领跑——我觉得中国人一定会领跑的,但是大家要有足够的恒心,要给时间往前走。”历军说。

“有重心就是要有所重点地布局,不能像‘撒芝麻盐’没有重点。”历军提出,中国是大国,“人多声音也多”,有重心格外重要。

“围绕着核心技术的重点布局,需要国家大力推动,而重心之外的领域是要靠重心带动的。”历军对记者说,如今社会资本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什么是有重心?国家围绕重心布局投10亿元,还要看能不能带动社会资源的100亿元,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要素。”

《中国科学报》 (2016-05-17 第5版 技术经济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