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5月13日上海讯(记者黄辛)“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对话”国际研讨会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顶级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超级大脑”之间的思维碰撞,探讨着关于全球人文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发展与未来。
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与欧洲科学院共同举办,这是欧洲科学院与上海高校的首次合作。参会外方代表来自8个国家,多为欧洲科学院士或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方代表则以中科院院士或教育部长江学者为主。
探索交叉领域研究建立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新型良性关系
“后人文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人文主义以及人文学科将受到挑战。”通过回顾现代中国历史上人文主义的发展演变历程,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特聘学者、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后理论时代”:理论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无所不能,所向披靡。近十多年来“后人文主义”理论思潮在西方世界的兴起说明,人类和那些同样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一样,只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种,他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自然规律。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合理有效的发展人类自身。那么,何谓“后人文主义”?“后人文主义”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人文主义的终结?王宁认为:“后人文主义是伴随着人文主义的危机而来的,它意味着过分强调人的作用的人文主义时期的终结,人类进入了一个‘后人类’阶段。在这个‘后人类’阶段,人类并非宇宙中唯一的具有理性的生物,人类唯一的优势在于带有理性的特征最多。此外,人类也最具有想象力,他可以创造各种奇迹,甚至创造出自己无法驾驭的东西。”尽管后人文主义的崛起是对人文主义的挑战,王宁仍呼吁加强类似关于数字人文的交叉性研究,以弥补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并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良性互动和互补关系。
对此,欧洲科学院院士、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斯文德·埃里克·拉森同样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跨学科已经纳入研究者、教师和决策者的主要议题中,因为研究人员所面临的诸多复杂挑战已经超越了单一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同时传统学科毕业生受到的专业教育跨度不够,高等教育体制需要顺势改变。在此背景下,跨学科研究成为一个不断重新思考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的过程。但目前跨学科研究中面临着两个问题:其一是“跨学科”这一术语的界定;其二是跨学科研究如何突破现有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
为合理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成立了人文艺术研究院,着眼于实现交大文科跨越式发展目标,搭建文科创新平台,聚集高端人才,强调国际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目前该院已有两位讲席教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近年来文研院关注人文学科的发展和评价机制、致力于中国人文学科如何走向世界、后人文主义时代如何应对科学与人文的相遇等热点问题。
重视博雅教育功能优化大学管理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康指出,西方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中,各专业领域之间并没有太严格的壁垒,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和平共存。在中国,“liberal arts”(博雅教育)通常翻译成文科,人们忘记了它科学性的一面。刘康通过追溯中国学科划分以及大学结构的变化,提出了以下问题:博雅教育能否为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博雅教育是这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此学者们还探讨了科技类高校中人文学科的角色和博雅教育的功能、人文学科和博雅教育的重要性等议题。
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评论》主编、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西奥·德汉认为人文学科将成为未来大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应受到更多的支持与重视:首先,在决定技术革新可能带来的伦理边界方面,人文学科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其次,唯有人文学科提供一种回顾性或前瞻性‘描述’,这种个人或集体的‘文本’,将使我们理解过去与未来的意义或至少赋予其某种含义;再者,人文学科不易受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大学管理体制方面,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工商管理教授拉尔斯·英瓦尔探讨了世界一流高校的治理。全球大学都面临着愈发明显的市场压力,对于大学的创新和全面发展的毕业生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英瓦尔以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例,探讨了美国大学的管理体制,重点讨论大学董事会、大学校长和大学参议员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三方的互动合作,并指出这种三方管理模式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人文精神的探索不应让位于理论堆砌。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伯纳德•弗朗哥通过对狄尔泰的“精神科学”阐释,探讨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矛盾,并尝试建立一种科学性的人文学。同时他反思了文学作为人类知识的功能以及文学作为科学精神的批判,并以歌德和福楼拜对科学与文学的阐释为例展开论述,最后指出人类的科学应归属另一个知识领域:狄尔泰称之为“精神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