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平媛 王增强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6/5/9 9:43:42
选择字号:
王众托院士:埋头创新 不刻意追问成果大小

 

口述 王众托 整理 张平媛 王增强

名片 王众托 著名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系统工程学科研究与学位制度创建人之一。1998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1年,成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成立后首批增选的院士。2014年,获得中国系统工程学界的最高奖项——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

大学阶段对青年人至关重要,我正是在大学的关键时期,从老师那里逐步学到了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年教我们水力学的老师不只教计算明渠、暗渠的经验公式,还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讲课。他以轴在轴承中的运动分析为例,运用基本理论条分缕析,最后的结果令我觉得很惊奇:轴和轴承不是直接摩擦的,它们之间由一层薄薄的油膜将轴托起来,而且轴和轴承不同心,这简直令我不敢相信。老师这时不但是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演示对问题的分析方法,注重介绍如何将抽象理论应用于实践,来揭示客观世界的科学奥秘。时至今日,回忆起来仍对老师充满感激。

我觉得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知识的传授。基础知识传授要讲求方法,不能照本宣科,要结合自身体会让学生理解。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时打下的基础和培养的自学能力。打好基础并掌握方法易接受新事物,就不怕转行,而且还善于抓住新机遇,特别是现在交叉学科的发展更需要深厚的基础。我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亲身经历过祖国工业从电气化、自动化向数字化、信息化的转变,直到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曾两次转行,但凭着自己比较广泛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很快适应了工作变动。

第二,方法的传授。老师讲授中渗透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便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成绩好和能力强并非对等。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用苍白的分数衡量学生能力,学生自己要意识到运用知识能力之重要性,在如今知识迅速更新的信息时代,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培育批判性思维很有必要。

第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这要求老师有创造激情,要对学科有深厚的感情。课堂上最佳教与学的状态是,老师的激情与学生的思想融汇一体。1998年在硅谷与过去的学生聚会时,他们满怀深情地回忆道:“听王老师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记忆中的实例,现在想来还令人激动不已。

上世纪80年代,我担任国际系统分析研究所中方负责人主持国际合作项目时,曾把东方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先进科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复杂社会经济问题决策的创新尝试。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需求,为了改变现状,就需要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上创新。

当前大学校园正逐渐形成全员性创新氛围,但许多学生一时不知从何做起。这就要求大学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基础的奠定。学生参加创新活动,不应以成果大小为主而要以培养创新意识为重,敢于质疑,敢于发挥想象力,不断挖掘大脑潜力,提升创造力。

此外,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经济、社会等学科知识对理工科学生一样有帮助。大学生要多读书,开阔眼界,训练思考与表达能力,同时也要培养生活情趣。

【对话】

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 李洋:现在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不一定能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老师您是怎样顺利地实现两次转行的?

王众托:我从控制转到系统工程,又从工程技术转到工程管理,一方面是形势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性格使然,我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心。我是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依靠自学和参加工程科研实践的方式积累知识。背后支撑我的,是通过建立和运用新学科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信念和对掌握新知识的渴望,这当然需要艰苦的学习和在实践中积累,尤其善于反思和总结失败经验。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本科生 张一:我今后打算选择科学研究作为职业方向,您觉得本科学习应侧重哪些方面?

王众托: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养成自学习惯,不要满足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而应该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兼顾深度和广度。大学正是这样一个扩充知识的理想场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