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月辉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4/29 10:06:06
选择字号:
做研究一定不能急

 

宋延林团队在世界印刷领域实现了“领跑”,纳米绿色印刷技术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变革。他们之所以能把“不可能”变为“我能够”,主要在于认准了方向就埋头钻研,哪怕“冷板凳”一坐十几年,也毫无怨言。即使实现新突破,他们都不会急于下定论,而是告诫自己这次只是一个偶然,一定要再继续研究下去,直到有更多的结果能证明它是一个规律为止。

这的确是宋延林团队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宋延林说,做研究一定不能浮躁,要沉下心来把功课做足。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都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然而,现实中能像宋延林团队那样真正沉下心来把研究做深做透的科研人员还不够多。他们过于急躁的一个表现就是急于发论文。在现行的科研评价机制之下,一些人被论文和项目捆绑,要么为了能快发论文、多发论文,专挑选那些容易发论文、容易被引用的所谓“热门课题”,或者把本应一次发的论文拆成几篇陆续发表;要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争取项目、争取资源,应付各种检查和科研考核。

发表论文本是科研人员的基本功和分内之事,把论文作为判断科研人员研究进展和学术水平的指标之一,本无可厚非。但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论文、项目等容易定量化为“一刀切”的主要评价指标,并与奖学金申请、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挂钩。这就逼得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论文而论文,无法沉下心来做研究。

一位老科学家就曾举例说,自己身边曾经有一位很优秀的年轻数学家,被大家公认为是最能埋头做科研的人。然而当杰出青年基金三年期结束开始验收的时候,这位年轻的数学家却没有发表一篇论文。因为,他在三年里做了一项非常重要和杰出的研究。可是,没有论文,杰出青年基金就很难被通过。最后,迫于验收的压力,这位科研人员把原本可以一次发表的长达100多页的关于三年里所做研究的论文生生拆成了5篇来发表,就是为了能凑够论文数量以通过验收。

对此,老科学家觉得十分惋惜:“说实在的,拆成5篇论文发表,远不如他将其作为一篇完整而优秀的论文来发表效果好,反响大。”

为了多发文章,除了拆分论文,还有一些科研人员选择做重复性的研究工作。比如,用甲材料做一遍,换乙材料再做一遍,过程其实几乎一样,但却可以发两篇论文。其实谁心里都明白,如果能把甲材料从上游做到下游,做得很仔细,从基础一直做到开发,最后就能出一个重大成果或一篇系统的大论文,但这样得花好几年的时间,等不起。

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自主创新。要真正做到自主创新,科研人员就必须沉下心来把研究做深做透。这一方面需要科研人员自我要求、自我约束,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为他们营造更宽松的科研环境,同时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使之更加符合科学研究规律,体现科学研究价值。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