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知识服务模式的变革 |
“中国科讯”APP公开试用发布会在京举行 |
|
启动仪式
4月28日上午,“中国科讯”APP公开试用发布会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举行。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出席会议致辞,并代表中科院党组和白春礼院长对“中国科讯”的发布表示祝贺。中科院发展规划局局长汪克强、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黄向阳,Elsevier大中华区总裁黄有堃,Springer Nature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崔晓莹,Wiley亚太区国际业务发展副总裁Scott Wang,维普资讯销售总监卓应忠,中科院研究所一线科学家及研究生代表近200人出席发布会。
“中国科讯”APP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精心打造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知识服务平台,支持Android和IOS两种移动客户端环境,主要功能包括文献检索、期刊浏览、权威发布、科技情报、学术新知、科研助手、电子图书与个人空间八大重要功能模块,旨在实现中科院自建、联建和引进的各类海量数字科技文献资源在移动端的整合,并集成重要科技进展报道以及其他科技情报产品和知识信息服务,支持科研人员、研究生、科技管理工作者等各类型用户随时随地阅读科研文献和科技资讯,致力打造“文献移动获取第一平台”。
李静海在致辞中回顾了三十年来文献情报服务工作的历程和模式变迁,认为“中国科讯”是文献情报系统服务变革的一次很好尝试,并指出知识的获取、加工和扩散能力对知识服务至关重要,尽管未来文献情报工作的最优服务模式难以预料,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升级,通过模式创新,让知识获取和利用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和高效,必然是其发展方向。要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充分认识责任和使命,加强与出版界的紧密合作,不断推进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努力将“中国科讯”发展为“全球科讯”。
记者了解到, “中国科讯”突破了过去“物理形式”的资源整合格局,开启了面向“创新价值链”的资源与服务集成模式,有望牵引移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服务向纵深发展,将知识服务真正推向“主动推送”型、“大数据分析”型和“创新驱动”型的发展轨道,为建立理想的知识服务平台迈出了关键一步。
今后,“中国科讯”将打通并建立面向整个创新价值链的知识服务体系,为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提供知识服务的同时,逐步走向全国科研社区,不断拓展知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要培养一支专业的主动型知识服务人才队伍,探索专业化知识服务运营模式,建立参与市场竞争的知识服务现实能力。
发布会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签署了“学术信息资源移动获取服务技术合作协议”,在授权访问保障与安全运行环境维护方面,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给予“中国科讯”APP服务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同一用户身份证证系统下,采用国际通用的Shibboleth协议,结合中国科技网通行单点登录技术,提供可信赖的用户身份证证服务支持。
同时,与会的Elsevier、Springer Nature、维普资讯、Wiley等资源供应商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签署了移动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并纷纷表达了对“中国科讯”的支持和期待。
Elsevier大中华区总裁黄有堃表示,作为中科院的战略合作伙伴,Elsevier积极响应号召,成为第一家与中科院合作的出版商,Elsevier愿与中科院一道,共同创新,共同进步,更好地为科研工作者服务。
作为“中国科讯”APP的直接用户,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科学计算与信息办公室侯丰尧先行试用之后,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他的初步体验和感受。他认为,“中国科讯”APP整合了各类图书文献资源和实时科技资讯,为科研人员随时随地进行科研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将会是科研人员的有力助手。而面向科研人员的统一平台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和研究所的界限,科研人员成为了平台的主体,用户在平台上进行阅读、分享数据的同时,也将使得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的情报服务成为可能。
另据了解,截止目前已有25家商业电子资源供应商与中科院达成移动应用合作共识。通过“中国科讯”平台,中科院用户能够移动阅读和随身获取外文期刊3,601种、外文图书39,854种、中文期刊14,665种,可获取资源量分别占目前中科院引进商业外文电子期刊、外文电子图书和中文电子期刊总量的54%、38%和87%。随着与各科技出版机构的合作逐步深入和扩展,科技用户可获取文献与其他类型资源数量还将大幅增长。
下载地址:http://zkzx.las.ac.cn/app/app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