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广立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6/4/19 9:30:07
选择字号:
机器人像“人”待何时?

机器人最像人的地方是它们功能上的人化。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在题为《海洋机器人创新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中谈到,现在很多机器人确实没有“人样”,但随着各方面技术的进步与融合,机器人会越来越像“人”。

■本报记者 赵广立

“现阶段我们很多自主智能机器人,应该说‘人味’不足。好多人站在我们的机器人面前还问我‘你的机器人在哪儿?’。”4月12日,2016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永川召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在题为《海洋机器人创新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中谈到,现在很多机器人确实没有“人样”,但随着各方面技术的进步与融合,机器人会越来越像“人”。

《中国科学报》记者注意到,封锡盛打开了“机器人没人样”这个话题的话匣子之后,引起了现场听众以及其他演讲者的共鸣。著名空间机器人专家、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马欧也在报告中说:“许多不搞机器人的觉得机器人起码看起来应该‘像个人’,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深空机器人最常见的是机械臂。”他认为,机器人最像“人”的地方是它们功能上的人化。

“人模人样”不等于有“人味”

相比会场内学者专家们对于机器人没人样的讨论,会场外则是另一番景象:小到“儿童明星”小优机器人,大到某家庭陪护机器人,还有火锅机器人、仿真机器人等,无一不被他们的设计和制造者们“打扮”得“像个人”,要么神态逼真,要么憨态可掬。

趁着论坛间歇,记者怀着浓厚兴趣上前与这些“人模人样”的机器人互动,结果却大失所望。它们有的虽然“跳舞”还行,但与记者的沟通效率却低得气人:有的你跟它讲话说好多遍,它都搞不清楚面前这个人到底在跟它拉什么家常,只好不断重复“我好晕哦”,急得在一旁的工作人员满头大汗。

原来,会场噪杂的声音让它们不能清晰地收听到互动者与它的对话,在这种场景下其语音识别能力大幅下降。记者继续走访了几个展台后发现,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定位为家庭陪护、儿童早教、游戏等角色的机器人身上,而且这些机器人的功能相近,就连路数也都差不多:外表或呆或萌,交互起来却不觉有太多新意,有的还需要依靠一块平板电脑与之交互。

一位要求匿名的某机器人公司市场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市场上类似服务机器人同质化严重,特别是儿童机器人,有的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市场痛点在哪里,在试水家庭消费折戟后,只好转战幼儿园或早教课堂。

现场一位创业者这样解释:“除了仿真机器人,儿童机器人倒是最像人的机器人。儿童机器人从结构和控制的角度不难,难在内容和交互以及机器人的学习能力上。拿语音交互为例,直接拿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肯定是不够的。比如说小孩喜欢聊小动物,科大讯飞肯定不会在小动物的特定语义下将技术做得很深入,这样创业公司需要把它的语音SDK拿过来做二次深度开发。现在很多儿童机器人都只是语音互动和用手机控制动一动,语音对话根本达不到顺畅程度,大人们都无法接受,更何况孩子。”

另外,该创业者说,目前的机器人大部分都不具备自我学习能力, 但这偏偏是决定一个机器人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之一。

照着“人样”发展的机器人

与服务机器人截然相反,一些工业机器人是先有人的功能,再越来越像人。

封锡盛直言他不给水下机器人下严格的定义,只是打一个比方:“人类要进入海洋,要么就需要一个护甲,要么就要一个替身,这个护甲或者替身就是海洋(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大致经过了从载人机器人(HOV)到遥感机器人(ROV)、自主水下机器人(AUV)的发展历程。封锡盛介绍说,在载人潜水器出现以前,人类研究海洋只能从海面研究。随着载人潜水器的出现,人开始从内部进入海洋,这是一次颠覆和跨越;而人进入海洋以后,提出了研究者在水下的安全问题,因此出现了ROV。ROV作为人的替身替代了人们亲自进入海洋,使得远离海洋的人们也可以研究海洋,这是又一步的跨越;而当AUV出现的时候,机器人能进入的海洋范围大大扩张,如今跨大西洋、跨太平洋,甚至从南极到北极的各种自主机器人都有,称得上是第三次革命。

结合水下机器人的演化发展,封锡盛提出设问:“水下机器人发展的进程说明了什么?我觉得是把机器变成了人。如果说早期的载人潜水器操作的是机器,那么到了自主的AUV的时候,操作的就是‘人’了,是一个机器人、机器变成了人。”

封锡盛并非对“机器人像人”抱有某种情结,而是他觉得机器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的要素在于,无论运载器、航行器还是潜水器,它们的运动功能实现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受“机器人”自身支配的一种行为。“如果看不到这个变化,只认为它们就是一个搭载设备,我觉得是片面的。”

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感知和理解世界

另一个迫切需要机器人“接手”的领域,就是病患或老人的护理。

“我的母亲3年前去世了,她生了7个孩子,活下来5个,但是在她卧床不起的时候,我们没有一个能够一刻不离地照顾她。我想,我们现在依靠子女照顾父母的传统思路已经行不通了。”日本神户大学教授罗志伟在谈到健康机器人科技话题时诚恳地说,健康机器人或许是当下最需要尽快“人性化”的机器人门类。

罗志伟透露,在日本,人均寿命减去健康年龄已经超过了10年,也就是说人们要花10年时间照顾老人。

“现在老人院最繁重的工作就是给老人喂食。现在机器人可以通过简单的程序自动地给老人喂食,不过在做护理机器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比传统机器人考虑更多的安全性。”罗志伟说,当前可以通过人机互动嵌入式的仿真,让机器人能够自主地或者学习人运动,让它像人一样安全、可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机器人现在可以根据场景交互来完成它的‘自主’动作,应该说取得这点进步是了不起的,它会极大地促进机器人在感知真实世界中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在题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会是什么》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将知识更有效地传递给机器以让其获得人类的知识、让机器人从一个完整信息发展到对非完整信息的处理,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步。

“实现人工智能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想象力与创造思维,第二是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感知和理解世界,第三是最艰难的挑战——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与哲学也有关系——让机器具有自我意识、情感以及反思自身处境与行为的能力。”郑南宁认为,这是实现类人智能最艰难的挑战,因为这无论是对科学还是对哲学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探索领域”。

“如果说机器有了,就能做到人机共存。”郑南宁说。

《中国科学报》 (2016-04-19 第5版 技术经济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碳的复杂形式 一颗超新星可能清理了我们的太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