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贡晓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4/12 9:18:27
选择字号:
中国人工智能已“落子布局”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贡晓丽

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让人工智能受到产业界、学术界甚至全社会的热议。有关专家认为,面对人工智能领域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已从战略高度“落子布局”。

政策层面,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出现了“人工智能”一词,在“科技创新—2030项目”中,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成为重大工程之一;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等,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而从资本市场角度看,人工智能或将成为IT界继移动互联网后的下一个热点。专业人士分析,2016年作为“十三五”起步之年,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商用的元年。

产业现状

从特定领域寻找突破点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而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即计算机算法,包括自我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强化学习之类,可以应用到所有人工智能领域。”艾瑞咨询研究总监刘赞在2016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信息行业研究报告发布会上介绍说。

近年来,人工智能正成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据了解,国际上人工智能的创新和创业日趋活跃。以创业企业为例,市场调查公司“风险扫描”绘制的一张人工智能创业地图显示,截至2015年,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已有855家,横跨13个门类,总估值超过87亿美元。

许多科技巨头纷纷投资人工智能研究,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创新和创业多集中在北美、西欧地区,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在这个全新的舞台上占据主导。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谭铁牛院士曾在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在高精尖零部件、基础工艺、工业设计、大型智能系统、大规模应用系统以及基础平台与数据开放共享等方面差距较大。此外,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在基础理论、人才队伍和产业投资上也有距离。

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的真正发展才刚刚开始。”清华大学博士崔鹏在天天投投融资面对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方向论坛上说,“中国市场有很大需求,无论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对中国来说都是一个机遇,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极客帮创始合伙人蒋涛认为,我国的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虽仍需时日,但从人工智能的很多技术结合某些领域特定的场景,还是容易找到突破点,在某些特定领域里可以找到实际的用途。

持续受捧

崛起已到关键时点

在中国,人工智能已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人工智能为形成新产业模式的11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将发展人工智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具体支持措施,清理阻碍发展的不合理制度。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到人工智能,又是一种对相关产业和企业的正向政策刺激。

“这是产业竞争的焦点,不布局肯定就晚了!”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余凯表示,“这不单是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发生改变,也是在物理世界里发生的重大变化。”余凯说,规划纲要草案显示了一种整体上的共识,基于国际大趋势和国家核心制造领域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崛起已到关键时点。

中国企业布局人工智能,来自百度和科大讯飞的虚拟机器人“度秘”和“灵犀”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却被视为中国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突破口。“度秘”拥有从语音识别到全网搜索的速度和准确性,而人机对话代表着“灵犀”下一步的方向。

专家分析,从涉及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来看,颇具竞争力的公司主要有两类:一是具有向人工智能产业升级基础的智能高端制造业,它们拥有雄厚的智能制造业基础,在未来产业升级过程中,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二是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音识别领域,拥有强大竞争实力的上市公司,如科大讯飞、汉王科技等。

未来趋势

专注+开放+耐心

“人工智能真正要实现的,是交互方式的改变。人工智能的服务模式,可能简单到就是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刘赞说。

从整个感知智能的发展阶段来看,人工智能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普及期,“从目前的数据采集状况来看,还没有一个公司具有完美的大数据基础,这是一个制约因素。还有相关的技术制约,如视觉识别、语音翻译等等,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想象得那么快。”刘赞说。

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单从技术上来看,第一种希望是机器能够有类似于人类大脑的思维,但能否实现仍需论证;第二种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靠数据运算无限接近人类智能。”刘赞认为,虽然类人智能现在一点踪影也没有,但我们仍期待它早一天到来。

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大数据分析,或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买几个工具就能搞某个领域的大数据分析,进行大数据分析就要确实知道数据如何建模、如何分析,并且技术人员要和公司里的其他部门深度耦合才能解决问题。”崔鹏建议,不具备这样实力的初创性公司可以寻求与研究机构或高校做产学研的结合。

经历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的数据堂CEO齐红威给关注人工智能的企业建议是,第一专注,因为一开始做公司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公司要利用互联网的思维,专注做一件事情。第二是开放的思维,“现在的VR、AR和大数据领域,一定要想办法利用已有的能力和基础,能拿来用的技术就拿来用,不要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这样才会加速公司的进展”。第三是有耐心。“人工智能不比其他的领域,不能靠一定的模式和资金砸出来,很多精深的技术需要深度耐心才能获得,不可操之过急。”齐红威说。

谭铁牛则对我国人工智能充满希望。他认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石,人工智能有望为中国在新一轮技术创新大潮中后来居上、实现“弯道超车”提供突破口。聚焦人工智能,国家如此重视,未来必有大发展。

延伸阅读

人工智能将大显身手

■吴晓如

今年3月份谷歌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之所以万众瞩目,背后的技术因素只有一个:人工智能在最近几年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突破口就是深度学习。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深度学习是所有的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最逼近人类大脑活动的一种机器学习方式。

麦肯锡有一个著名的咨询报告,它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作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到2030年,45%的人类活动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所替代。这些人类活动还不仅限于“低级活动”,包括企业CEO的一些决策,据称20%能够为人工智能所替代。

在这种情况下,在人工智能带来效率高度提升的程度上,人类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知道,如果把人工智能分成3个层次的话,那么应该是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在第一和第二个层次上已经远远地把人类甩在后面,正在进入更重要的认知智能的阶段,围棋人机大战就是人工智能进入这个阶段最好的标志。

“围棋高手”或许不是人们对人工智能最乐见的期许,其实在认知智能层面,人工智能已经做出了很有显示度的工作,那就是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其实就眼下而言,深度学习的突破,直接造就了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方面的长足进展。

在语音识别技术上,人工智能设备不仅可以像人一样“说话”,把各种文字信息变成标准流畅的语音朗读出来,还可以代替人的耳朵,把“听”到的话转写成文字。目前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计算机和“讯飞听见”机器人已经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两项功能。科大讯飞前期与中国速记协会进行了一场比赛,结果是“讯飞听见”的成绩比专业速记员还要好,匹配度高出速记员7%~8%。所以我认为,速记员可能就是第一个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职业。

许多人希望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应用在汽车领域。实际上这是最难的,因为有噪音干扰。一直以来,车用语音关键技术由美国最大的语音技术公司所把持,现在我们车载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声控技术已经不在其下了。可以说,在不远的将来,人们驾乘汽车也能够越来越多地用到语音声控技术了。

人工智能最近在认知领域一个比较有显示度的技术就是口语翻译。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这项技术我们认为已经达到了大学六级的水平。这对于需要学外语的人士来说是个福音,比如它可以给初到国外的人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人工智能还能在安全识别领域大显身手。去年,我们把人脸识别和声纹识别结合起来作为对一个人的身份验证。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经达到了99.9%的可靠度。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加上指纹识别,就能将身份验证的安全级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者系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本报记者赵广立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6-04-12 第5版 技术经济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