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lain Picture
手势语言是如何进化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从简单、非常规的“哑剧”(主要用手讲述一个故事)发展到稳定的手势,用了不到5代人的时间。
研究人员让一组志愿者发明自己的手势,以便将一套24个单词表达成4个不同的类别:人、地点、物体和动作。例子包括“摄影师”“暗室”和“照相机”。在最初一组制定了手势,比如通过利用一部过时的照相机假装在拍照片表示“摄影师”后,他们将这些手势交给新一代学习者。
随后,这一代人玩了一个游戏,即试图猜测小组中的另一人正在做什么手势。当他们获得正确的答案时,便会将这个手势交给下一代志愿者。经过几代之后,志愿者停止用不一致的手势“表演”单词,并且开始以更加系统和高效的方法表达它们。更重要的是,他们为4个类别添加了标记。比如,假若这个类别是“人”,他们会指向自己;假若这个类别是“地点”,便会勾画出一座房子的轮廓。与此同时,志愿者们停止了重复手势。研究人员在日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举行的语言演变大会上报告了这一发现。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发现支持了该领域一部分科学家所开展的工作。后者在新出现的手势语言中发现了相似的发展模式。此项结果还表明,学习和社会互动对于这种发展至关重要。(宗华)
《中国科学报》 (2016-04-12 第2版 国际)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