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佳雯 王静 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30 8:12:57
选择字号:
回顾“863”计划:科研瞭望塔 人才大熔炉

 

■本报记者 王佳雯 王静 陆琦

今年春节过后,科技部对外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指南,很多人将其视作自1986年开始实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终结点。

三十而立。回顾过去的30个年头,“863”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中国科研巨轮的“船长”一般,在诸多领域引领着中国科研前进的方向。

如今,“863”计划的称谓即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但与其说它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如说它正在以更成熟的姿态守望国计民生、助力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把握中国科研发展的方向与未来。

“借树开花”寻航向

科研人对“863”这个数字不会陌生,上到载人航天、下到深海机器人,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方方面面的前沿课题,都能在“863”计划中找到身影。曙光计算机便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率先宣告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并制定了为期10年的“第五代计算机技术开发计划”。为适应未来社会信息化要求而提出的第五代计算机,与前四代有着本质区别,也因而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而中国“863”计划306主题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回顾“863”计划与曙光计算机的不解之缘,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学部主任李国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863’计划306主题叫作智能计算机主题,我们的中心叫作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显然国家的初衷是要我们研制智能计算机。”

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智能中心)于1990年3月成立,但成立伊始便面临着发展战略选择的难题。“要不要追随日本人研制以并行推理机为标志的第五代计算机?我和专家组的一些学者都有疑虑。”李国杰回忆道,为了更广泛地听取国内外专家的意见,306主题专家组当年5月在京召开了智能计算机发展战略研讨会。

据李国杰介绍,当时与会专家大多不赞成中国走日本五代机的发展道路,而是建议根据中国国情,先研制工作站。这次会议对智能中心选择以通用的并行计算机(从SMP做起)为主攻方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确定发展战略后,智能中心的研究人员走出国门,深入到美国计算机技术腹地——“硅谷”,开展曙光一号并行机的研制工作。

这种利用硅谷大环境“借树开花、借腹生子”的做法,大大缩短了机器研制周期。这也被李国杰视作智能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最精彩的一幕。

如今,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已应用在各个领域,不仅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市场,并已走出国门在世界多个国家发挥作用。成绩有目共睹,但曙光公司副总裁任京旸告诉记者:“回顾曙光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与‘863’计划支持有关。”

科研瞭望塔

“‘863’计划在中国高技术方面发挥的开拓、开创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如是评价。

作为“国家海底长期观测系统”项目技术方案负责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对这一评价也十分认同。

周怀阳最近一直在忙“国家海底长期观测系统”的大科学工程。按照目前的设计,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将是继美国、加拿大和日本之后相关领域全球第四个大科学设施。

2007年,当“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之初,这项探索并未获得广泛的理解与认同,人们都觉得在海底设立观测网似乎没什么必要。

缆系海底观测系统,由光电缆、基站以及一系列传感和观测仪器等组成,就像在海底铺上一张大网,对海底情况进行“直播”,把实时数据包括图像送到科学家眼前。

“过去,探测和研究海洋主要依靠科考船,包括带着‘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这样的‘新式武器’驶往工作海区。但科考船有不少局限,如出海次数有限、探测研究是间断的,特别是不能获取恶劣海况或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数据。”周怀阳说,“海底观测技术则可以把一应设备送到海底‘安营扎寨’,长期连续获取数据,同时把数据实时传送给守在岸上的科学家们。”

海洋科学家称其为“一场革命性变化”——不再是从海里采样送到实验室分析,而是把实验室送进海里去。而且海底观测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海洋科考的观测“视角”,从“自上而下”变作“自下而上”,实时监测海底风暴、滑坡现象,记录地震和海啸数据,近距离观察海底生物和地壳流体活动。

当然,要想建成海底观测网并非易事。“很多观测仪器中的核心部件有钱也买不来,只能自己研发。”周怀阳说。

这也正是“863”计划的项目特点。“做的都是新的,至少是我们国家没有的,同时又有明确需求,无论是科学研究需要还是经济社会生活需要。”周怀阳说。

他所从事的海底观测网领域,既可应用于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海洋技术与海洋工程,又在灾害与环境预防和保护、航海以及军事等诸多领域前景广阔。因此,最近10年,许多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悄然拉开了一场竞赛。

得益于“863”计划海洋领域的支持,“我们研发的相关技术和设备于2011年在美国MARS网上成功实现海试,并稳定运行达6个月之久,使得中国的深海观测技术跨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为我国即将开始大规模建设的海底观测系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周怀阳期盼着这张“大网”早日建成。

人才大熔炉

参与“863”计划306主题的白硕于1992年进入智能中心读博士,现任上海证券所总工的他曾在一篇回忆文章《成长的日子》中如是描绘当时的心情:“进入智能中心有几大开心事:第一是全新的机制;第二是先进的装备;第三是学术制高点的位置。”

白硕坦言,在智能中心他结识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既了解了许多领域的最新进展,也开阔了学术思路,令他受益终身。

他如是总结智能中心的传统与作风:“学术上‘三开’:开明、开放、开拓;管理上‘三重’:重实效、重创新、重协同;技术上‘三敢’: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敢占领制高点。”

白硕描绘的“863”计划科研项目的氛围,为一批批杰出的科研人才大展宏图提供了广阔天地,叶甜春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我最初进入‘863’时,是国家组织调研活动,了解国家急需的重大关键性问题。”叶甜春说,当时在集成电路方面,微电子所做了基础研究工作。

“现在的集成电路重大专项从‘863’演变延伸扩展而来,越做越大。”回忆起与“863”计划的渊源,叶甜春说,“我当时做‘863’项目专家,再做主题专家,后来做总体组组长。从作基础性研究,到作设备研究,再到产业化,‘863’就是这样一段历程。”

正如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李冬茹的介绍,“863”计划除了推动我国高技术发展之外,还有一层更深远的意义——人才培养。

“我所在的机械领域,即高档数控机床方面,很多技术专家都是在国家‘863’计划推动下成长起来的,其中包括一批很著名的院士,从成长、成熟到成功,都与‘863’分不开。”李冬茹介绍说。

《中国科学报》 (2016-03-3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