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佳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农业科技,几乎已成为中央重视农业的专有名词。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剂。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在持续增加,但就像整个科技界一样,农业领域也遇到了科研经费分配的难题。
近日,由英国繁荣战略基金项目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资助的“中英农业科技资助体制比较研究”项目在京举办结题研讨会。项目负责人、中科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李晓轩希望,通过对英国农业科技资助经验的了解与借鉴,能为转型中的中国带来一些启发。
中国的困惑
经过30年的探索,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农业科技资助基本框架和体系。
2007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通过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等做法,面向农产品全产业链进行科研资助,实现了科研经费投入的长期稳定支持。
“这一体系运行8年来的效果超出了预期,是一个较大的成功。”李晓轩评价称,“但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粮食安全问题未完全解决。主要粮食价格高于国际粮价,生态环境压力增大,这些都说明我国农业发展所需的科技支撑作用仍远未得到满足。”
2013年,我国农业科技界再次作出新的尝试。中国农科院启动实施的科技创新工程,采取了定岗、定员、定酬等制度,创造出一种以定向稳定支持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科研资助方式。几年下来,科技创新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农科院稳定性经费不足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李晓轩课题组在对中国农科院部分研究所进行调研时发现,稳定支持与竞争经费的关系问题仍存在挑战,科研经费结构和使用的矛盾仍很突出。科研人员普遍认为,稳定支持占比在70%左右将会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比例。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这两种改革都很好,但要真正激活整个中国农业的科研队伍,仅靠这两个方面的改革还不够。”李晓轩坦言。
英国的经验
尽管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与中国有着诸多差异,但在农业领域,两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
与美、法、日等国相比,英国的农业科技资源较为分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弱。随着环境资源约束等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成为近年来英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2013年7月,英国多部门联合印发《英国农业技术战略》,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科研的碎片化问题。该计划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9000万英镑支持一批农业创新中心的建设,以期支持农业可持续集约化发展。
农业创新中心的选题主要来自产业界,产业界和政府按照1:1匹配资金,各出资方共同成立新的公司,由公司决定研究方向,同时采用职业经理人的方式运作。李晓轩说,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只参与制定战略,并不负责具体的运营和管理。
英国驻华大使馆高级科学政策顾问Helena Ou解释称:“英国是从需求层入手,在分配经费时先考虑产业需求,最后成果评价也是看其对企业、农民能产生怎样实实在在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以及价值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英国各涉农科研机构开始更主动地与产业界开展合作。而原本分散的科研力量也整合成全国性的创新网络,开展协同研究与创新活动。“现在来看,这些做法带来的经济效益很明显。”Helena Ou说。
稳定与竞争并非宿敌
2015年10月,李晓轩研究组赴英国访问。在调研相关科研机构时,英国农业科学家的回答让他颇感意外。
“他们并没有觉得稳定资助太少,反而希望竞争性经费的比例再高一点,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李晓轩说。
原来在英国,稳定与竞争的关系并非“势不两立”的“冤家”,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英国根据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不同定位,分别采用不同的支持方式,稳定性经费支持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竞争机制基础之上的。
具体来说,科研机构从事的主要是国家任务导向的战略性研究,因此主要给予其5年甚至更长周期的稳定性战略项目经费支持;而大学主要开展基于科学家个人兴趣的探索性和基础性研究,同时涉及部分战略研究,因此对其的资助主要以1~5年相对短期的竞争性经费为主,同时给予一定的稳定性战略项目经费支持。
在评价方面,英国对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评估注重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评估的依据主要是其竞争能力和影响力。”李晓轩说,“这样一方面能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能将科研经费重点资助给高水平的机构和大学,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中国科学报》 (2016-03-29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