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24 10:01:23
选择字号:
交流之花,愈碰撞愈美丽
北京大学—耶鲁大学交流周侧记

苏必德演讲现场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本报记者 韩琨

3月21日上午10时许,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内已经座无虚席,大厅后方的空地有不少听众站立,在交流中心门口却依然有同学想要入内。即将开始的,是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题为“Emotional Intelligence:Is there Anything to It”的演讲。

情商本来已经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议题,加上讲者本身就是情商理论的创立者之一,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因此,这场演讲除了相关领域如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不少师生前来参加外,北大校内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慕名前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一场独立的演讲,而是“北京大学—耶鲁大学交流周”的重头戏。

掌声与笑声 高情商的演讲

作为情商理论的创立者之一,苏必德为北大师生带来的,也是一场“高情商”的演讲。换言之,这是一场半个多小时却丝毫不让听众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演讲,直到主持人提示已经到了提问环节,听众才恍然大悟,发出“原来已经半个多小时了啊”的感慨。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苏必德对情商理论作了精要的介绍。该理论将情商的测量分为“感知自己和他人情绪”“利用情绪思考”“了解情绪产生及波动方式”“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绪以获取正面成效”四种能力。情商理论是近年来对商业企业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苏必德领导的实验室曾经对多支团队进行整体的情商测评,提出专门指导团队建设的量化标准。情商理论从最初的商业领域一直扩展到教育等诸多方面。

谈情商免不了要举例子,而苏必德选择的高情商范例,是中国师生都十分熟悉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他向观众展示了一张与克林顿的合影,虽然两人双手紧握,但照片中克林顿满面春风,从容自然,而苏必德则略显拘谨,紧张与不安都写在脸上。对着这张照片,他讲起了与克林顿的那次会面。

苏必德向听众解释道,真正的笑容是眼睛和嘴巴共同舒展的表情,如果只有嘴角牵动,则是僵硬的所谓假笑,从照片中就可以看出,苏必德有些局促。

原来,在会场外的停车场里,他不小心把自己的车横插在总统的加长豪车前面。保安冲他挥手要把他赶走时,豪车的车窗摇了下来,克林顿探出头来,冲保安挥手说,“没关系,这是我的朋友苏院长”。正接受总统接见的苏必德还没有从停车场的尴尬中走出来。

“为了缓解我的紧张,克林顿跟我说,我们可算是老朋友了。”苏必德笑着说,“然而,他所说的我们的相遇,不过是十分钟前的事情。”

“我们只是十分钟的老朋友。这就是高情商的克林顿。”苏必德幽默的话语收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笑声。

苏必德认为,人具有广泛多样的能力,对于如何评估不同特长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界有越来越多系统的方法,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演讲结束后,苏必德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高情商与道德、情商量化指标发展前景以及该理论在人际传播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一位女生的问题是“高情商的人是与同样高情商的人相处更好,还是与情商较低者相处较好”。

苏必德以曾经作过的相关情侣关系研究作答,告诉大家高情商的人与情商较低者相处,反而关系更融洽。最后,他还不忘记幽默一把,向提问的女生说道:“我想你应该找一位情商低的男朋友。”听到这,听众们忍不住为如此既有料又轻松活泼的问答献上了热烈的掌声。

一周的精彩

揭开更多合作

早在3月14日晚,“中美友好,唱响青春之歌”北京大学—耶鲁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联合演出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中华厅举行,为期一周的“北京大学—耶鲁大学交流周”活动拉开了序幕。3月16日,耶鲁大学男声清唱团还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了演唱会,邀请北大阿卡贝拉清唱社出席演出并联合表演。

就在苏必德演讲前,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与苏必德会见,双方交流了中美两国当今热点问题和时政要闻,对彼此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了探讨。苏必德认为:“东西方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交流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学生既需要读莎士比亚,也要能读懂孔夫子。大学应着重于教育事业,适当放松科研方面的投入。”

随后,林建华和苏必德代表两校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拟建立两校临床医学学生临床选修轮转制度,耶鲁将接收并培训来自北大医学部的高年级临床学生,为医学生在培训方面提供更多临床经验。

精彩的演讲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朱善璐会见了苏必德。朱善璐表示,在当今全球化教育的大环境中,全世界的大学都在积极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方向和主题。两校在未来应发展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在过去的良好合作基础上,探讨选择新的发展方向,为世界东西方的高等教育合作的探索作出贡献。对此,苏必德热情回应并以“联合”“创新”“参与”“发展”四个词来形容北大。认为北大在大学教育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理念。朱善璐提议,希望能与耶鲁大学共同研究非洲方面的议题,同时邀请苏必德校长担任2018年北大120周年校庆的校庆委员会顾问。

据了解,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的合作源远流长,项目丰富,交流深入。每年都有数十位北大学生参加耶鲁暑期学校。北大—耶鲁博士生交流项目则囊括了整个人文社科领域,得到北大师生的高度关注。2006年初,两校法学院联合成立的“北大—耶鲁法律与政策改革联合研究中心”在公共政策领域研究中卓有建树。在大学管理方面,北京大学也积极参与了教育部与耶鲁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高校领导高级培训项目,为两校管理层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此外,两校还与布莱尔信仰基金会联合开办了布莱尔信仰基金课程,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优秀项目,共同举办“世界校友领导力会议”。

《中国科学报》 (2016-03-24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