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艳 柏一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23 9:43:13
选择字号:
农科院生物所食线虫真菌组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 3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关于专性食线虫真菌组学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c Reports)(IF=5.58)。此项研究对于揭示食线虫真菌和宿主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绿色防控作物线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据了解,全世界每年由于植物寄生线虫造成的农业损失高达1570亿美元。杀线虫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巨大伤害,而利用真菌控制植物寄生线虫低毒环保,是实现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真菌掘氏梅里菌(Drechmeriaconiospora)是一种专性食线虫真菌,可以寄生并杀死多种农作物病害线虫,如番茄根结线虫等,具有极强的宿主专一性和依赖性,在感染线虫时还能合成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梅里霉素,在作物寄生线虫的绿色防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通过结合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以及转录组数据,利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分析,成功组装了包括重复序列集中的着色粒和大部分端粒序列的全染色体序列,基因组完整度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系统解析了掘氏梅里菌专性侵染秀丽隐杆线虫的分子基础,筛选出一系列与杀线虫相关的功能基因。研究结果发现,掘氏梅里菌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不断简化精炼,丢失了许多营腐生生活或昆虫寄生相关的蛋白,保留甚至富集了降解宿主生物质的水解酶、运转宿主营养的转运蛋白、与杀虫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转录调控因子等。在对掘氏梅里菌17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的分析中,发现一个在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时表达大小约为100kb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结合基因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梅里霉素结构的串联质谱分析,确定了该基因簇为梅里霉素的合成基因簇并解析了梅里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崔艳 柏一安)

《中国科学报》 (2016-03-23 第6版 科研)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