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闫洁
近日,一则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河北省与京津高考招生公平化”的提议在网上引发热议。来自河北的人大代表方丽平希望打破地区壁垒,让河北考生也能和京津考生拥有高考“平等”的竞争权。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刘春香也建议,三地应统一高考命题,统一录取分数段,统一录取标准。
的确,同北京、天津相比,河北的高考考生要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为保障京津发展,河北又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对于上述两位来自河北的人大代表来说,呼吁“京津冀高考一体化”,借此为河北考生争取一些补偿,无可厚非。
不过,笔者认为,在全国两会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代表委员们不应只局限于一隅,而是应放眼全国,为更多学子争取高考的公平。也就是说,推进“高考一体化”更需全国视野。
关于高考公平,有多种理解和建议。统一高考命题、统一录取分数线,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理解和建议当然有其合理性,从表面上看能让全国的学子享受到高考公平,但细细一想,便会发现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实质上的不公平。
比如,北京的教育资源一直很丰富,而贵州等偏远地区的教育基础非常薄弱。面对同样的高考试题,北京考生的竞争力显然会比后者强很多。因此,统一高考试题简单,但若统一录取分数线和标准,实质上仍未解决高考招生的不公,只会让弱者更弱。
关于实现高考招生公平,笔者建议,“高考一体化”不必局限于京津冀,而应从开始制度设计时就全国一盘棋。具体而言,在统一考题的基础上,应按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按比例分配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的招生名额。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理应站在全国的角度分配招生名额。
现实中,和山东、河南、河北等高考大省相比,某些发达地区的考生升入重点高校的比例高不少。而按照各省考生人数分配招生名额,是保证高考招生相对公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在一些偏远地区,考生人数相对较少,如果完全按考生人数决定招生名额,可能会给当地考生造成另一种不公平。因此,高考招生政策还是应适当向落后地区倾斜,给当地学子创造更多到重点高校学习的机会。至于如何倾斜、如何分配,则需要代表委员们放眼全国,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
《中国科学报》 (2016-03-1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