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一接地气 致真立人勇登攀 |
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烈军的励志人生 |
|
①2月16日,在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小明与李烈军(左)。
②2014年,李烈军荣获华南理工大学“我最喜欢的导师”称号。
③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烈军。
④李烈军与参加校运会的学生合影。李烈军供图
■本报记者 朱汉斌
2月16日,南粤大地春潮涌动,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在穗召开,会议表彰了2015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和科技工作者。此次颁发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有237项,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曹镛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获得突出贡献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6项,其中当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烈军以项目第一完成人的身份,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手中接过“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证书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主动和李烈军握手,并殷殷嘱托、亲切交谈。
李烈军,冶金和材料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30多项国家、省、市和企业科研项目,有18项成果获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
身为工科教授,李烈军的科研任务十分繁重,可他依然主动请缨担任两个本科班和1个博士班的班主任,将全部身心投入到育人和科研中,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在学生眼里,李烈军是一位近乎完美的“好导师”“好朋友”……亦师亦友亦家人,成为李老师在学生们心中的情感符号。
2015年,李烈军和他的学生们可谓喜事连连。他主持的“高压高钢级厚壁海管开发及在南海深水天然气项目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产品已应用到我国南海天然气田开采中,推进了我国海洋能源战略的有效实施。
同年底,李烈军任班主任的2012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班参加了华工校园十佳班集体的竞选,在华工600多个本科班中脱颖而出,荣获华工“校园十佳班集体”,这是华工本科班级集体的最高荣誉。同时该班也荣获学校五四红旗团支部。该班同学共34人,除了保研、考研和出国外,其余的同学都拿到了理想的offer(工作合约)。此外,李烈军带的首批3位2013级硕土生中有两位将到华为工作,他带的第一位博士生写的第一篇论文被行业顶级刊物录用,一位博士后也在行业顶级刊物发表了3篇论文。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10年李烈军作为一名企业科技人员由广钢来到华工,而这些成绩都是他在短短五年内取得的。
华丽转身的背后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进人要求十分严格。2010年,李烈军毅然辞去广州钢铁企业集团研发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主任职务,以一名企业科技人员的身份进入华工。当时朋友们都为他担心,企业领导所拥有的资源不复存在,辉煌全留在过去,一切将清零,重新开始。面对全新的环境、未知的将来,他,能行吗?
事实上,局面比想象的还要艰难,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没有经费,没有课题和学生,所有事情都必须自己做,哪怕复印一张纸都要亲自跑动。由于高校有不同于企业的评价体系,李烈军过去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项目没有一项符合当时高校的资格要求,因此2011年李烈军没有获批导师资格,这意味着他不能带研究生。李烈军举步维艰,他进入高校的决定正确吗?一般患得患失的人可能就此意志消沉,但是李烈军天生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长期的磨练已使他的生命之根深深扎入生活,他对待困难毫无畏惧,愈挫愈勇。
评导师需要论文,他开始写,一年内发表了5篇高水平的论文;导师的资格要项目,他开始申请,从策划、组织、撰写、修改、打印、装订等,所有的一切都由他一个人完成,一年内申报并获批了6项课题;社会服务也是高校的职能,他开始调研,广东的金属材料加工行业跑了个遍。如果说2015年是李烈军的丰收年,那2011年就是他的开局之年,他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儿,每天只睡不到6小时。
“时间不等人,岁月不饶人,我一年必须干五年的活。”李烈军这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业绩突出,2012年6月,李烈军同时获批硕导和博导资格。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怨天尤人没有用。在企业体制下,他如鱼得水;在高校体制下,他又取得了开门红。
彭政务是2011年别的导师招的研究生,2012年转为李烈军的研究生,正式成为他的“开山弟子”,并为他的个人魅力折服,2013年转为他的博士生,并立志做老师那样的“钢铁人”。李烈军虽然生活中对学生宽松,但学业上要求十分严格,既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弄虚作假。
彭政务告诉记者:“看到同级的博士生都已有文章发表,我很着急,但老师要求我对实验结果不断深入、反复验证,绝不能把有问题、不成熟的东西拿出去。但当去年老师鼓励我把第一篇文章投到行业顶级期刊MSEA时,我还有些担心和缺乏信心,结果文章很快被录用、发表,真佩服老师的科研水平和敬业精神!”
就是在李教授这样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他带的学生们厚积薄发,2015年内发表了10篇英文学术论文,其中6篇为SCI索引。李烈军的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和立人情怀很快名声在外,因此报考时倾慕他的学生很多。
李烈军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发挥整合资源能力强的优势,以先进金属材料研究为方向,将单一的材料研究,拓展到集智能制造、自动控制、仿真等为一体的系统研究,打造多专业、跨学科、有特色的研究团队,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同时和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李烈军围绕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对新材料的要求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不断超越。
此外,李烈军兼任了广州(越秀)博士联合会会长、广东省企业品牌促进会副会长、韶关市华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院长等社会职务。近年来致力于把高校的智慧与社会对接,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的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由于李烈军服务社会的突出贡献,他荣获了2013年美丽南粤——广东年度贡献人物。
江苏大学副教授霍向东和李烈军有着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们的缘分从2000年我读博士期间到广钢做课题开始,起初只是觉得他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但越接触越感觉‘仰之弥高’,李烈军具有很强的把握科研方向、整合资源、管理和创新能力,同时有丰富的工程背景和教育科研经历,五年前到华工,如今建立了有特色、跨学科的科研团队。‘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越大的平台越能发挥他的优势,我很难想象五年后、十年后李烈军会取得怎样的成绩。”
李烈军是个特别感恩的人,在采访中他反复强调:“我的成就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离不开各界朋友的支持,离不开华工这个大平台。华南理工大学为我提供了宽松的科研环境,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和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当然,还要衷心感谢华工各级领导和师生员工对我的帮助。”
又到了木棉花开的季节,华南理工大学那高耸的木棉树和硕红的木棉花,不正象征着李烈军蓬勃向上和生机勃勃的精神吗!
放弃是为了更高的追求
李烈军常自谦地说自己不聪明,但他从不安于现状,勇于挑战自我,不懈追求人生目标。李烈军的人生旅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出生于广西玉林一个普通家庭。经历了三次高考,1977年读高一时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文革”结束后第一次高考,落榜;1978年,考上中专,他毅然决定放弃;1979年,他被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录取。
大学毕业后,李烈军被分配到位于广西偏僻山区的三线军工企业——广西河池钢厂,本来可选择到舒适的技术科工作,可他主动要求到一线当炉前工。李烈军干遍了炉前6个岗位,21岁就已成为全厂第一个大学生炼钢炉长。6个月后,他又凭着名列第一的劳动竞赛成绩,当上了“8小时厂长”——生产值班主任,指挥着从原料、冶炼到铸锭等工序一百多人的员工队伍。这位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年轻大学生让领导和工友们刮目相看。
如果李烈军当年在大家一片看好声中继续干下去,也许人生轨迹将就此改写。彼时,改革开放的春潮已呈席卷神州大地之势,李烈军的心里也涌动着涟漪。他认为自己的未来不应该局限在这深山里,应该走出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那时研究生凤毛麟角,李烈军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然而,李烈军研究生又考了三次,面对每一次失败,他都会“自虐式”地调高下一次努力的目标。“有志者事竟成”,他终于被录取了。1987年,李烈军考上了我国钢铁行业的最高学府——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这当中是怎样的自信和坚持啊!
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令其陶醉,极大地开拓了李烈军的视野。凡事喜欢刨根问底的他,潜心扎入了钢铁冶金知识的海洋,刻苦的钻研使他练就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智慧的火光被不断擦亮。在北京读研期间,李烈军的学术水平突飞猛进,而且他一有空闲就去各大院校参访,为他以后从事科研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1990年,李烈军以优异成绩分配到广钢集团工作。他怀揣着钢铁情怀来到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广州,成为广钢集团16000多名员工中的一员。当时广钢的研究生只有5人,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快成为广钢钢研所技术开发部部长。又一次惊人之举,他要求下工厂一线,没有位置就从普通技术人员干起,3个月成了厂技术科副科长,4个月后当上厂长助理,5个月后当上了副厂长,走上了重要的一线领导岗位。此后他成为广钢集团研发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2006他又成为了第一位来自企业界、由省长颁发聘书的广东省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在广钢20年,李烈军主持了一系列的技术开发工作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一位普通的科技人员成长为集科研和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李烈军作为“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工程用钢工发项目”炼钢负责人,成功开发了岭澳核电站工程用钢,并一举中标“大亚湾二期岭澳核电站工程”,使广钢成为该项目唯一的钢材供应商。而在此之前,大亚湾一期工程所需钢材全部依赖进口。由于李烈军在广钢期间所作的重大贡献,他荣获了广州钢铁工业五十年杰出人物、广州市优秀专家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种荣誉。
2010年,已接近“知天命”之年的李烈军又一次选择放弃,从广钢的科研骨干到华工教授,他又一次完成了人生角色的重要转变。他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三次高考,三次考研,三次放弃。他放弃了广西河池钢厂看似光明的未来;放弃科长的位置做了一线技术员;放弃广钢的领导位置到高校做了一名普通教师。表面上看,他放弃的是别人渴望的工作和生活,而选择的是未知的将来;而实际上,这才是他充满智慧的人生选择和勇攀高峰的人生追求的真实体现。
面对未知,李烈军没有丝毫恐惧,因为他的生命之根深深扎入生活,因为他坚信“未来一定比现在好”。李烈军没有特殊的家庭背景、没有特殊的运气,甚至如他所说没有特殊的智力,但他的每一次放弃和每一次选择,他都再创人生高峰。正应了那句:放弃是为了更高的追求!
梦圆教育,立人情怀
李烈军的人生还会再一次放弃吗?是否还有更高的追求?他回答:“教育是最伟大的事业,我通过帮助学生成就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我人生的归宿啊!我热爱教育,并享受教育的过程。”
李烈军是个很真实的人,从不伪装,也不会掩饰,他坦言自己在“立人”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如果单纯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绝不可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由衷的热爱。“立人”始终是李烈军的理想,他的特点是开放包容、真诚待人,从炉前工开始,他就努力帮助别人,成为企业领导后,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员工成长。进入华工不久他请缨做2012级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班的班主任,很多人不理解,已经是教授、博导了还去当班主任,做孩子王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不能马上见到成效,图什么呢?李烈军说:“能够塑造人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看到学生成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在班长廖结莹眼中李烈军精力充沛,处处传播正能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她不吝溢美之词地称赞着自己的老师:“李老师就是同学们人生路上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廖结莹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师非常负责任。“新生入学刚到大学城报到时,同学们见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严抓学习纪律,大三学年全班无一人次挂科。李老师经常请社会名流给我们开主题班会、办讲座,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仅去年暑期就带我们参观学习了10多个珠三角的名企。我们班的学生很多都是从外专业调剂来的,原先不很自信,李老师经常用自己的经历和成功激励我们,并无私地提供帮助,我们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霍向东讲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2012年11月他和李烈军两人约好到马鞍山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冶金院长论坛”。可是,直到次日凌晨2点,李烈军才风尘仆仆地赶到下榻的宾馆。原来,为了不错过同学们的新生文艺汇演,李烈军看完班上同学们的表演才半夜里驱车前往广州白云机场,赶飞南京的最后一个航班,不巧飞机还晚点了。即便如此,稍作休息后他又神采奕奕地参加会议。“即使精力再充沛,也是50岁的人啊!”霍老师感叹道。
注重实践是李烈军的一大教育特色,李烈军带的第一批3位硕士生将于2016年毕业,其中牛建伟和刘海军已经同华为签约,作为材料加工专业的研究生,能被华为录用是相当不容易的。牛建伟说:“我入学时来自一个普通的本科学校,并不自信,李老师从各方面帮助我成长,和华为签约主要是在老师提供的企业实践平台上,我能有更多的机会弥补不足。”刘海军告诉记者,当他在企业实践遇到困难、情绪低落时,李老师总是通过言行启发他“方法总比困难多”。
在学生眼里,李烈军是一个有梦想有情怀的人,并且富有激情。他热爱工作,同企业和科研院所有广泛的合作,善于整合资源,更乐于和他人分享,实现共赢、多赢;他热爱学生,对学生倾注了浓郁的感情,华工“我最喜爱的导师”之殊荣见证了李烈军的赤诚真心;他热爱生活,经常组织户外活动,例如篮球羽毛球比赛、爬山登峰、参观恒大足球学校等,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2015年7月,他带领课题组20多名师生参加了在贵阳召开的“中国材料大会”,并且特意去龙场驿的阳明洞,寻找阳明精神,体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
博士生胡玲感受最深的就是李老师博大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从不满足,一直在努力完善自己。2016年即将毕业的研究生郭如峰有思想、爱学习,但在课题组不是很活跃,李老师选择去恒大足球学校参观的时机让他来组织活动,后来他变得阳光、积极了。李烈军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完善人、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去领悟,我从不强加于人,临门一脚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这就是“润物细无声”吧!
已出站博士后、教授级高工高吉祥介绍:“从广钢到华工,我一直追随李老师,就是因为李老师富有大智慧大情怀,犹如一座宝藏,总有我挖掘不完的智慧之金石,人生财富。”
“别的老师只是告诉学生大海的方向,而李老师则把我们带到海边,任大家捡拾自己喜欢的贝壳。”博士后孙海波以散文般的语言描述李烈军帮助学生成长的情怀。
2015年12月,李烈军所带的班级荣获华工“校园十佳班集体”。作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霍向东见证了华工“校园十佳班集体”评选的全过程,他回忆道:“李烈军和同学们把大学四年的生活浓缩成7分钟的舞台表演,在决赛现场引起了轰动。最后一幕毕业留念,同学们想起班里最重要的一员,纷纷呼喊‘李哥,李哥’,学生对他的敬爱和亲密之情让我这个当老师的都有点嫉妒,自愧不如。”
霍向东告诉记者,他们在长期的科研合作和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知行合一、致真立人”的教育理念,而李烈军自身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知行合一’就是接地气,他永远扎根生活,并把这种精神溶入他的教育思想。李烈军具有包容、激情、细心等优秀品格,无私爱护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从平凡走向卓越,这都源自他博大的‘立人’情怀,当然‘真’已经溶入他的血液,进入他的灵魂,体现在他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烈军谈到对高校如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表示:“现在创新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李克强总理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看似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实际人才是创新的根本,高校就成为创新的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目前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到2020年就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高等教育的责任重大。”
谈到高等教育,李烈军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人才培养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几个层次的独立。经济独立,有一技之长,‘授人以渔’;思想独立,勇于挑战权威,才能不断创新;精神独立,不完全依赖于社会评价,才能‘板凳要坐十年冷’,坚持创新,矢志不渝;最终要使学生完成自我实现,达到人格独立。”
“华工的校训‘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正是帮助学生树立的途径。既要广泛学习,又要践履所学,这不正是‘知行合一’嘛!否则好高骛远,落不到实处,就流于空谈了。”李烈军说,“我和霍向东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认为‘知行合一’的落脚点是‘真’,科研追求真理,在社会上真诚待人,并且真心明白自己的追求和兴趣所在,不自欺欺人,坚持科研创新。‘真’就是‘立人’的灵魂,创新的保证。”
最后李烈军谦虚地说:“这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言,抛砖引玉吧!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和实践,和国内外同行交流,影响更多的人关注教育、研究教育、献身教育,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为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尽绵薄之力。”
这就是真实的李烈军,从广西玉林走出的寒门学子,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破茧成蝶,披沙拣金,从一名大学生炉前工成长为新一代冶金和材料专家,从一名企业领导跨界成为优秀的大学教授。
李烈军的经历也许称不上传奇,成就难言最为辉煌,但他的生命深深扎根于生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完成一次又一次超越,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只有在这片古老而生机勃勃的神州大地上才会出现这样精彩的励志人生,正是无数这样的精彩人生描绘着绚丽多彩的伟大中国梦!
《中国科学报》 (2016-03-10 第8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