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晓
科技成果转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青年人才培养……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这些科技界存在的现实问题成为委员们共同关心的焦点。
3月8日上午,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来到全国政协科技、科协的联组会议上,回应了委员们共同关心的诸多问题。
科技人员
如何走向“体制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超: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如何大胆创新、创业,大家在很多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的问题上还不清楚,进而不敢做。我建议,应出台一份负面清单,规定什么职位的科研人员不能做什么事,让科技成果转化顺利进行。
尚勇:去年,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双创”政策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评估中,我们发现,尽管60%的科技工作者都愿意创业,但真正去创业的只有2%左右。当前的体制机制严重束缚了创业。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中国科协目前已经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的报告。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已于去年正式出台,国务院也刚刚下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随着法规、细则的完善,这个问题应该会得到逐步解决。
杜占元: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事实上,高校一直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关于高校教师去做科技成果转化要不要审批、领导干部能不能入股、价格要如何确定等,近期国务院下发了指导文件,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规定。教育部也正在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文件,希望更好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评价还要不要“唯SCI”?
全国政协委员李莉:目前,科技人才评价量化的评价体系,偏离了人才的本质和内涵。以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奖励、软件知识产权、专利评价科技工作。论文本来是科研成果的总结和升华,能作为学术交流的工具,也可作为人才评价的因子,但不能作为评价工程技术人员的唯一指标。这导致了很多浪费。
尚勇:“唯SCI”是科技评价体系中最大的问题。目前,中国科协正在针对科技评价导向改革起草一份文件。我们建议,新的评价方法一是要改革“唯SCI”的标准,实行分类、差别式评价。有的工作要看代表性论文的质量,有的要看成果的应用。二是评价工作要由政府主导变为创新主体主导,要交给科研机构、大学、科研团队去评价。
研究生指标能不能增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校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是不少,但硕士生、博士生指标太紧张。实际上,很多导师具备培养优秀硕士博士生的能力。特别是一些自主办学的大学,教育部分配的指标更紧张。对于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我建议在增加研究生指标的同时,进行“宽进严出”式的培养。
杜占元:关于研究生指标的问题,教育部正在进行深入调研。总的说来,我们会根据中央的要求,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教育部会考虑在国家急需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上,加大支持力度。这些工作都会结合改革工作来推动。
《中国科学报》 (2016-03-0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