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长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1 9:38:56
选择字号:
李长安:小区“拆墙”给“智慧城市”让路

 

■李长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小区“拆墙”规定一经提出,就在全社会引发了热议。

长期以来,封闭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色。这不仅源于传统四合院的建设思路,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单位”观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即使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进行住房商品化改革后,封闭式小区和单位大院依然是商品住宅和单位办公楼建设的最普遍形式。这种小区一般都有封闭的围墙,实行封闭管理。应该说,这种建设模式有安静、安全、私密性较强等优点。但其带来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城市建设的条块分割、破坏了路网的完整性,形成了各种“断头路”“丁字路”。并且由于密度较低,占用了大量的公共建设用地,因而成为城市拥堵的重要根源之一。

对小区“拆墙”的规定,民众最直接的反应来自3个方面:一是居民物权如何补偿;二是拆墙后的安全如何保障;三是物业管理如何跟上。第一方面在我国《物权法》中已经有明确规定,相信在接下来的各地细则中也会征求居民意见,采取稳妥办法予以解决。而第二、第三方面的问题则是考验城市管理创新的“试金石”。如果居民的安全及物业管理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那么小区“拆墙”必然会引发民众的强烈反对。

小区“拆墙”为“智慧城市”的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国外经验来看,以“街区”代替“小区”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大潮流。而保障居民安全、提供更高质量的物业管理,靠的就是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所谓“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如今,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都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如火如荼,目前已开展了三批城市群试点建设。2015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IT投资规模达到2480亿元,年投资增长率为20.4%。“智慧城市”将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极大地提升城市生产效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因此,按照中央的部署,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即使拆掉小区和单位的围墙,也不必为相关的安全或物业管理过分担忧。如果能够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的优惠支持政策,引入各路资本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当中,以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取代传统的“高墙”管理,切实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物业管理需求,那么我国的城市建设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民众对小区“拆墙”的顾虑也会大大减少。

(作者系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6-03-0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