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孙策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6/2/17 9:42:37
选择字号: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创纪录超高温长脉冲

本报讯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近日获得重大突破。这一被称为中国“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实验装置成功实现了电子温度超过5千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里程碑性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是未来聚变堆的基本运行模式。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为常规非超导托卡马克,且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基本都在20秒以下,只有欧盟和日本科学家曾获得最长为60秒的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

实验开展以来,EAST团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们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实验通过集成创新和开展全面的实验研究,利用低杂波与电子回旋波协同加热和电流驱动,在中性束共同加热下,EAST成功实现了102秒、等离子体电流0.4MA、芯部电子温度超过5千万度、中心电子密度2.4x1019m-3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近年来,EAST已成为国际上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其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现稳态高约束放电提供科学和工程实验支持,并将继续为我国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前期预研奠定重要的科学基础。(沈春蕾 孙策)

《中国科学报》 (2016-02-1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