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明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12/26 11:57:38
选择字号:
读《大学的改革》: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

 

原来以为钱颖一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但在第一届中国三十人教育论坛上他的发言,使我认识到,他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的“中国教育问题中的‘均值’与‘方差’”的发言,给我启发很大。他用统计学的概念来分析我国教育现象,更有说服力了。

收到他完成的《大学的改革》两卷本巨著,首先拜读的是他的引言。其中一句话点出了他对大学的认识,他说:“我的办学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个目的,就是‘大学为学生’。”多么鲜明,多么准确!大学在中世纪初创时期,就是一批学者自由组织起来研究学术、培育人才的场所。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承担了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但培育人才却仍是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主要特点。

当然,大学不能没有科研。创新知识也是大学的任务,但大学教师从事科研也还是为学生,用创造的新知识、新思维来培育学生。因此,大学要重视教学,特别是本科生的教学。有了高质量的本科生,才能有高质量的研究生,才能有高峰人才的出现。现在许多大学轻视教学,特别是不重视本科教学,这等于杀鸡取卵,本末到置。

钱颖一教授在“大学使命的三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批评了以科研排名对大学教育的不良影响,明确提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教育青年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不只是‘有用的机器’。”充分阐明了大学的本质特征。

大学如何育人?钱颖一教授提出要解决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

首先,学什么?钱教授提出:“‘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的辩证概念。学习当然要学知识。钱教授举了多个例子,许多科学发明,在初期并不看好,常常被视为是无用的,后来却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世界。说明不能短视,不能功利主义地对待知识的有用性,要有面向未来的眼光。大学的通识教育、基本理论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钱教授说:“知识的有用性不仅体现在能够提高工作成效(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工具方面,还体现在塑造人的价值、提高人的素养、提升人的品位等丰富人生的目的性方面。”

其次,怎么学?钱教授认为,“好学”比“学好”更重要。他批评当前应试教育只使学生磨练出一套怎样学好的方法,却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他说:“‘学好’是学习中被动地接受的,而‘好学’则是学习中主动地探索;‘学好’是今天学习的一个结果,而‘好学’则是今后学习的一种习惯;‘学好’是对学习已有知识的一种度量,而‘好学’则是对学习未来知识的一种态度;‘学好’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好学’是为了探索问题;‘学好’得到的是答案,而‘好学’追求的是真理。”

因此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当然也谈不上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第三,为什么学?钱教授提出:“育人”比“育才”更根本。他认为根据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历来重视做人的重要。但由于近代主张科学救国,强调学习西方科技知识,逐渐把重“人”转到重“才”。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人不仅是工具,也是目的。‘育人’比‘育才’更根本。”钱教授认为,作为目的的“人”包指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所以“关于‘人’的教育,应该包括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

钱颖一教授上面这些论点又何止大学教育,基础教育何尝不是也要解决以上三个根本问题吗?钱颖一教授用他的丰富经历和生动实例讲述了教育的本质。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分为学校篇和学院篇。虽然名为《大学的改革》,实际上论述了教育的根本问题,而且紧密结合了我国教育的实际。本书没有板着面孔讲教育理论,而是引用他在几十年大学教育实践中思考的和经历的故事,引用了清华大学的历史传统故事,用经济学、管理学者的眼光娓娓道来,非常有可读性,称得上一部在讲教育故事中渗透着教育哲理的教育学著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