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董强从法国法兰西学院履新回来的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今天上了一天的课,只是利用课间时间倒一下时差。”当天下午董强见到记者时,眼中虽尽是疲倦之色,言语间却透出掩饰不住的兴奋。
5个月前,董强被告知成了法兰西学院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外籍终身通讯院士的候选人。但当时兴奋归兴奋,他对自己能否最终入选并不那么自信。因为需要替补的人分别是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以及魁北克前总理帕里佐。而其他候选人是现任世界经合组织秘书长,墨西哥原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安吉尔·古利亚;波兰原驻法国大使、现任驻意大利大使,著名中世纪专家托马兹·奥洛夫斯基等人。5个月的等待,当董强几乎忘了选举的事情时,好消息传来。
虽然看起来这是“意外之喜”,其实,在这之前,他已有不少殊荣加身:2008年获法国政府“教育骑士”荣誉勋章、2009年起担任全国“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主席、2013年荣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法语国家联盟金奖”、2014年被评选为“中法建交50年50人”之一、去年荣获法国政府颁授的最高荣誉“法兰西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今年5月又获颁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
“据说,我是全票通过。”董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样的事情实属难得。法兰西学院在接受增补人员时,往往会先看其获得的社会荣誉和认可。董强之前所获得的与法国、法语相关的奖项,显然为他当选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恪守文学信念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适合每一个在自己领域拥有突出成就的人。当董强在法兰西共和国仪仗队的乐声中,与院士们一起走向院士席的时候,每一步的后面,都有他之前种种努力的积淀。
上世纪80年代,服从分配的董强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那时,人们对于小语种还知之甚少。而从未接触过法语的董强在法语专业中却展现了自己的语言天赋和才华。在学习过程中,他对法语乃至法国文化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与法语就好比是先结婚后恋爱,而且感情越来越好。”董强打了个比方。
1988年,在北京大学的本科学习结束后,董强赴法国继续他的“文化之旅”。从一开始起,董强几乎毫无障碍地融入了法国的生活。他徜徉在塞纳河畔,在咖啡馆体会着法国的咖啡文化,他观看法国的戏剧、电影,接受法国饮食,尝试用法国人的方式感受这个国家的文化。“我不认为一个外国人要想融入当地的生活有多么困难。重要的是从小处入手,接纳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这些都无法接受,那么如何了解当地的文化?”
在法留学初期,对董强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经济的压力。“我当时银行卡因为透支,被银行的机器吞掉了,连吃晚饭的钱也没了,不得已向好朋友借钱,度过一个周末。”回忆起当时的日子,董强颇为感慨。窘迫的生活令不少学文学的同学们转行,但是董强却不愿放弃。为了让自己与文学接触得更紧密,他考取了米兰·昆德拉的研究生,成为他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亚洲学生。
在跟随米兰·昆德拉学习期间,董强渐渐走入了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殿堂。“米兰·昆德拉在从事跨界的研究,他的领域是文学和音乐的关系。”于是,除了跟随米兰·昆德拉学习,董强还深入阅读了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等涉及人文社科理论的书籍,聆听了许多这方面的大师的讲座。“我希望自己可以融合人文社科综合领域的知识,其中包括中西方的历史、社会、艺术史、哲学等,甚至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等等。”董强回忆说。
跨界学习带给董强更深的文化理解,同时让他在日后的翻译中,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潜在思想。“读懂一部作品,要沉浸到当时的时代,涉及到艺术家和作家其背景的东西。”
学业之余,董强也开始了文学创作。“我曾经将自己的一篇法语长篇小说寄给了法国著名的作家勒克莱齐奥,他读过之后,专门给我打了电话,约我见面。回来跟房东讲,他坚决不信一个中国学生能跟这样的偶像级作家面对面约见。”董强回忆起来依然雀跃不已。勒克莱齐奥在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在法国早就赫赫有名。两人一见如故,至今仍是好友。
故土难离
在法国留学12年后,已经将事业进行得风生水起的董强,却在人们诧异的眼光中回到了中国。
“其实我回国与米兰·昆德拉也有关系。”董强说道。米兰·昆德拉这位文学大师出生在捷克,后放弃捷克身份加入法国。“捷克与法国的文化同属一种大的欧洲文化。他可以放弃国籍,生活在法国,享受法国带给他的一切。但是我来自一个文化与法国完全不同的国度,我需要回到自己文化的源头,才可以成为这两种文化的传播者。”董强告诉记者。
更重要的是,近13年的异国生活,中国的发展变化已经在他理解之外。“不能通过外国人的眼光了解中国”,这样的信念让他毅然背上行囊,踏上归国之路,回到母校北京大学法语系任教。
“回国之后,我发现国内的译者地位比较低,甚至成为打零工的技术群体,而非文学工作者。”董强坦言,“要知道,翻译是当今社会文化繁荣的根本。在新的世界环境下,翻译是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最重要工具,只有翻译的繁荣,才能带来文化繁荣。”
出于对国内翻译现状的不满,董强开始致力于改变这一切。“我与法国驻华使馆沟通后,共同发起了傅雷翻译奖。”董强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想让傅雷翻译奖成为高质量的奖项,就不能受到其他影响,必须成为独立的第三方。于是,他选择将奖项独立于法国驻华使馆,“他们不能插手奖项的评选工作,这是我们的君子协定。”董强说。这样强势的要求,让傅雷翻译奖自创立伊始,已经成为中国翻译界最具价值的奖项之一,有些学校已将这一奖项纳入职称考核中。
“对于我来说,翻译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谦卑的态度、对人文精神的尊重,而它最大的敌人就是骄傲。”董强讲出自己对翻译的理解。他说,傅雷在翻译时,追求神似,“要看到本质,看到作家表达的核心内容。只有体会和鉴赏核心的、美的内容,捍卫作者的尊严,翻译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除了在学术上、在翻译领域受到业内的认可,董强的书法造诣也获得人们的肯定。在董强办公室内,悬挂着他书写的两幅字。“我的书法,是让我非常自豪的。”董强笑称,“我在专业画廊展出,有藏家专门收藏我的字。”不过,董强并没有居“艺”自傲。“我喜欢教师的工作,也喜欢与法语相关的其他工作。”董强说,“直到目前为止,我还是立足于我的主业,法国文化。”
行走在两边的人
也正是因为董强不拘泥于翻译的工作,让他对自己的定位不仅仅是翻译学者。“有人将译者比作桥梁,我觉得我不仅是桥梁,还是行走在桥梁两边的文化传播者。”董强说,“翻译是其中最重要的叙述两国文化的方式,可以告诉其他人,文明价值之所在。”
现在,董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的平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我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需要从人文社科的角度提出更多的见解。当人们感到疑惑、恐惧时,人文社科可以帮助人们去理性地面对。”董强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道,“法兰西学院会聚了一群非常杰出的人,我想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对世界一些新的现象进行解释,对未来格局的发展进行思考。”
董强的办公室位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办公楼的五层,虽然不高,但朝西的窗户前面毫无遮挡。天气好的时候,站在窗前可以将北京的西山尽收眼底。“我觉得这是北京看景色最好的地方。”董强自豪地说。在五层的露天平台上,他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按下快门,拍摄远处的西山和近处华灯初上的未名湖,一边拍摄,一边说:“每次我来到这里都会忍不住要拍几张照片。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北大。这是我喜爱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