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超 胡敏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1/11 11:57:02
选择字号:
第五届“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揭晓
“低频可控震源与低频地震勘探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日前,记者从在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上获悉,获得该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低频可控震源与低频地震勘探技术”由我国自主研发,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首席科学家Dirk Smit认为,该技术通过宽频地震资料反演的波阻抗可以直接探测到碳氢分布。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本世纪初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低频已经成为实现一些重要研究的必要条件,这些研究包括:油气藏属性的研究与直接烃类指示(DHI);改善地震子波形态,提升地下地质体成像精度;直接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全波形反演地下介质属性;火成岩及深部探测等。在本项成果诞生前,全球工业界主流可控震源最低频率指标在5 Hz -7 Hz之间,研发3Hz以下的主动低频激发源及地震勘探技术成为地球物理界的重点工作。

自2006年起,国家“863”计划“高精度可控震源”项目首席专家陶知非团队经过近10年的努力,连续攻克“低频可控震源与低频地震勘探技术”的3大技术系列14项关键技术,并取得了6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将低频可控震源技术更新至第三代(LFV3)。

截止2015年,以LFV3为核心的低频地震勘探技术,已在国内外80多个项目中得以应用,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在解决盐下、沙漠腹地深部及有煤层和火成岩区屏蔽下的地质目标成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极大地改进了油藏属性预测技术的精度;得到油田高度认可,极大地推动了地球物理技术的进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评价该技术:“突破低频震源技术,引领勘探革命”。

据了解,LFV3低频可控震源是目前全球唯一工业应用的低频激发源,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地震波的频宽,有利于高精度成像, 有利于实现直接利用地震波进行精确反演目标体的属性。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