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明勇 来源:重庆晨报 发布时间:2016/11/10 9:45:17
选择字号:
空军首个中科院院士:16年前试验让美国人震惊

 

李应红

■人物

李应红,1963年1月生,重庆奉节人,航空动力技术专家,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第一个中科院院士)。现任空军工程大学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空军飞机推进高新技术中心主任、教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特聘教授。他16年前进行的一项试验曾让美国人震惊,当年《美国防务周刊》评论称,中国拥有了青藏高原制空作战能力。

■人物素描

个头不高,谈吐不俗,言谈间总是面带微笑,没有架子,偶尔还会说几句重庆话……重庆老乡李应红院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亲切。

在西安一天半的采访时间里,他给我们说得最多的两个词语是“国家”和“贡献”。“或许‘为国家作贡献’、‘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是一句空话。但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李应红说。

每个时代都有烙印,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的特征,“说实话,真的就是想着要为国家作贡献。我们那个时代的人都觉得上大学不容易,所以都非常刻苦认真。”在梦想的支撑之下,李应红进步的步伐似乎比很多人都快,29岁晋升副教授,33岁晋升教授,35岁当上博士生导师,50岁当上中科院院士,用“年轻有为”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1963年1月,李应红出生在重庆奉节。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便将他寄养在一个农户家里。到了5岁那年,李应红搬去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为了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李应红每天放学后还要面对繁重的家务及各种农活,砍柴火、挑煤、担水、割猪草……

“那时候,家里养了不少羊,我每天都要到山沟里去放羊。”尽管和普通农家娃没有什么差别,但李应红在学习方面从来都很强,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他的考试成绩几乎都是名列前茅,就连体育也不错。

1978年,年仅15岁的李应红第一次出了远门,到70公里之外的奉节县城参加考试,考试分数竟一举跃过了全国重点大学的招生分数线,他顺理成章地被空军工程学院录取,学习的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在军校第一次穿上皮鞋

当李应红从山里来到空军工程学院所在的西安市时,他大开眼界,从小就习惯了赤脚的他,在军校里第一次穿上了皮鞋。

“最早我还不知道是要入伍,所以最初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觉得一切都还不错。到后来才知道要穿军装,穿军装很有荣誉感,我觉得是特别荣耀的一件事。”李应红说。

本科毕业时,恰逢院校急需青年人才,李应红便留校拿起教鞭。他满腔热情投入教学工作,很快就独立上课,并被学院评为十佳青年教员。

1986年,李应红又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的研究生,这种交叉学习、研究,对他日后的科研教学有很大帮助。后来,他又被派往俄罗斯交流学习,眼界更加开阔。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李应红始终面向部队需要,于是在完成深造后,他又返回了空军工程学院,继续潜心搞科研。

在空军工程学院,李应红从副教授、教授,再到博士生导师,一步一个脚印,在科研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值得一提的是,29岁那年,他就成为了副教授。

高原上的成功试验

不久,先进战机高原作战成为空军重大课题。两种引进的新型战机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机场上,存在着一系列“高原病”。

而要诊治“高原病”,面临着缺乏技术资料和试验设备等诸多困难。身为空军工程大学飞机与发动机工程系主任的李应红勇担重任,于1998年主持开展了新机高原作战工程研究。

“过去我们也没有这个经验。一方面我们要勇于承担;另一方面,当时无论是国内专家还是俄罗斯专家都曾明确表示做这个事情有相当大的难度,甚至不可能,因此压力很大。再加上高原试飞本身也是有风险的。”李应红说。

挑战接踵而来,最关键的是发动机高原启动,一旦飞机发动机在高原上启动不了,价值数亿元的战斗机无疑就是一堆废铁。困难和压力没有令李应红退缩,他提出的方法先后解决了发动机高原不能启动、通过有限的试验数据预测不同条件启动特性和监测参数的问题。2000年6月28日上午,两架新型战机在海拔3500米的西藏某机场顺利起航,我国战机的作战范围首次覆盖到青藏高原全边境。

“飞机飞起来的时候,真的感到非常高兴。”李应红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空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一等奖,还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可顶着巨大压力在高海拔地区做试飞,也让他落下了高血压的病根,直到现在还时常犯。

重庆科技创新空间很大

作为学院里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李应红先后组织完成了与我军装备发展相关的十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发明专利13项。

虽然15岁就离开家乡重庆,但家乡的山水美景时常浮现在李应红脑海里。对于家乡的发展,他充满了信心。“现在不是讲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吗?从创新来讲,科技创新是它的核心,因此在科技创新,在加强科技实力方面,重庆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这方面,我想它的空间会很大,重庆会发展得更好。”李应红说。

本报记者 任明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