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1/9 10:35:13
选择字号:
中德科技合作:求同存异谋发展
——专访中国驻德大使馆科技参赞尹军

 

中国经济的蓬勃和科研投入的增长,吸引着德国促进与中国的科研合作。近年来,两国在合作方面的努力也让科技合作成为两国外交中的一大亮点。

中德科技合作有何特质?如何理性借鉴德国在连接科研与产业方面的经验?中德科技合作中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针对此类问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大使馆科技处公使衔参赞尹军先生。

科技合作:“最大特点是‘实’”

《中国科学报》:中德科技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中德两国政府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2015年共同举办“中德创新合作年”。中德科技合作发展较好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尹军:合作是双方的,决定合作程度的因素一是意愿,二是资源。首先,中德合作是“两头热”,双方都很重视。其次,中德科技合作是“真合作”,政府为合作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是合作能切实开展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德国科研方面的组织性比较强、机构分工明确,为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中国科学报》:中德科技合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尹军:中德科技合作总得来说比较全面,重点集中在环境科学、材料科学、 、空间科学等方面。

中国科技部与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在半导体照明技术、电动汽车和气候保护、“清洁水”创新中心、未来城市建设等方面联合发表了多个合作意向声明,与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还签署了《关于在创新驱动技术和相关基础设施领域深化拓展合作的联合声明》。

2014年10月发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指出,双方将在水和污水处理技术、环保科技、可再生能源、光电子和光学技术、极地与海洋研究、 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

随着时间变化,两国科技合作的侧重点也有变化。从现在看,信息技术同样重要,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双方对 方面的合作兴趣都很大。

《中国科学报》:中德科技合作有哪些特质?

尹军:中德科技合作的最大特点是“实”。“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合作涉及的领域宽、机构多、时间长,例如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我国基金委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等都建有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科技合作面向实际市场,除基础研究领域,中德双方在应用研究、示范方面都有具体合作。第三,合作投入多,在官方投入方面,过去德国投入较多,现在我国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基本上实现了投入的对等。

产业发展:理性借鉴经验

《中国科学报》:目前,我国正在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德国在联合科研与产业界方面的经验,是否有值得中国借鉴之处?

尹军:成果转化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德国在成果转化方面做得比较好,但也存在问题。

德国较早意识到了成果转化的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他们成立的弗朗霍夫研究所,就是一个把科研与应用“两张皮”结合起来的机构,在课题设置时就有工业界的参与并结合工业的需求,这对国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在国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时需要注意到,成果转化是社会系统性的问题,转化能否成功是由市场决定的。

《中国科学报》:就您了解,德国“工业4.0”计划实施情况如何?与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否有所交叉?

尹军:在国内,德国“工业4.0”的概念被神话了。“工业4.0”的牌子打得响,但究竟“工业4.0”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得很少。

在调研考察的过程中,我发现,德国“工业4.0”是一个在完善的过程,没有非常严格的定义,大致是要通过提升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的水平,提高制造质量、降低成本,使商品具有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看,德国是想追赶美国,因为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是相对落后的。因此,“工业4.0”对于德国来说非常有意义的,给德国产业界指明了一个方向。

中国对与德国“工业4.0”开展合作方面很感兴趣,因为这也有助于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提高生产率。“中国制造2025”在目标上与德国“工业4.0”大同小异,因为这是全世界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较而言,我国政府更加负责,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德国“工业4.0”中,政府只是指导,公司自己投入,如果没有利益或效益,公司就不会投入,也就谈不上4.0的实现。我们考虑的问题则更多,不仅仅要考虑生产成本,更要考虑社会成本。

管理差异:“聆听不同的声音”

《中国科学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科技管理体系,这方面的差异是否为中德科技合作带来过阻力?

尹军:差异肯定存在,体制仅仅是差异的一个方面。差异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差异并不一定是合作的阻力,关键还是要切实开展合作。合作中出现问题也是正常的,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开展国际的交流合作,聆听不同的声音才有意义。

《中国科学报》:德国教研部为促进中德合作,实施了“中国战略2015—2020”的计划,该计划提出,德国将通过一系列措施增进对中国的理解,同时也提及我国“极其复杂的职责分工、政府决策层面的低透明度、有时难以获取的信息或提供的信息不够充分等”可能会为合作带来风险。在您看来,要促进中德科技层面的理解与合作,我们该怎么做?

尹军:“中国战略2015—2020”计划最有意义的一点是这项计划的提出,这说明德国重视与中国的合作。这一计划对于增进理解具有积极意义,但关键还要看实施情况。

目前,我认为中德双方彼此的了解还不够。双方对对方社会的初步印象和理解还有偏差,需要双方更多的交流,特别是年轻人的交流。目前,中德双方正在讨论想组织一个双方的青年学者“双创”交流,促进创新创业的交流。

“中国战略2015—2020”计划的制定者,从他们过去与中国交流感受出发,反映了合作交流的挑战和风险。中国也在不断改进。但实际上,类似的问题不仅仅在中国存在,我们关键要做的是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