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0/12 19:46:44
选择字号:
签“生死状”,不如加强吸引力

 

最近,一份“参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责任书”引起了天津医科大学学生的普遍不满。根据这份责任书,如果学生因测试造成或导致伤残、人身损失或死亡,学生及其家属须放弃追究组织者赔偿的权利。

让学生签体测“生死状”,这背后暴露出体测在高校中开展的一对基本矛盾:一方面,体测不达标者无法毕业,高校里的评奖、评优还与体测成绩挂钩;另一方 面,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加之近年来偶有爆出大学生在体测中死亡的新闻,这令高校体育管理部门担惊受怕。

然而,一份免责书真的能免除伤残、死亡的损失吗?结论是——当然不行。多年来,高教人士呼吁制定相关高校法规,理清体育运动中学校与学生的责任,但迟迟未见出台。根据目前合同法的规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以及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自始无效。

高校之所以出此“下策”,大概是源于无计可施。尽管近年来,教育部屡次发文件要求加强大学生体质锻炼,但实施起来效果平平。操场上,愿意主动锻炼的学生有限,甚至连体测也有人收钱代测。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有人建议降低体测标准,让体测摆脱“高危”行列。对于一些有先天疾病的学生来说,适当降低他们的标准未尝不可。但从整体上看来,降低标准不如加强运动的吸引力。

提到锻炼,不少人最先想到的是跑步和球类运动。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吸引人参与的运动。比如,越来越多的高校兴建游泳馆;在高校内设瑜伽馆难度并不 大,但却可以吸引到以“宅人”自居又厌恶大汗淋漓运动的大学生。一些高校还举行趣味运动会;一些社团活动本身也有锻炼的性质,如攀岩、爬树类的社团需要体 力支持,天文、观鸟类社团需要深入野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

而在社会上,马拉松、彩跑、铁人三项赛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为什么我们的高校不能作一些适当的融合,把更多更有趣的体育运动引入高校呢?只有当学生真正把运动当作一种享受,签不签“生死状”、要不要体测才显得没那么重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