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永 邹仕乔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0/12 10:20:10
选择字号:
老区新种 抗病花生助民脱贫

 抗青枯病品种“中花21”在湖北大悟示范种植喜获丰收。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供图

■雷永 邹仕乔

八月的大别山,骄阳似火。在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李河村,村民们头顶烈日,正在抓紧收获花生。随着一兜兜结满果实的花生从泥土中拔出,近六十岁的老李眼睛亮了,脸上堆满了丰收的喜悦。

老李今年种了12亩花生,植株生长健壮,田间无一株因青枯病引起的“死秧”,预计亩产约350公斤,可比当地普遍种植的品种增产20%,亩增收150元以上。他种植的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油料所)培育的最新抗青枯病品种——“中花21”。

为克服青枯病对花生的危害,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专家历经30余年,通过抗性遗传改良开展花生青枯病防治,培育出了系列抗青枯病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有效保障了花生生产。

困境:“死秧”成心病

老李口中所说的“死秧”是指在大别山区因青枯病导致的花生死苗绝产现象。花生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严重发生时会导致绝收,被称为花生的“癌症”。湖北大悟与红安、麻城等县市同属我国大别山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花生青枯病疫区。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种植效益高,加上气候和土壤适合花生生长,大别山区的农民开始大规模种植花生,花生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多年连作,花生青枯病开始在该区域逐年加重,部分年份减产50%以上。农民望着成片死亡的花生,一筹莫展。

灾情就是命令,油料所在了解了大别山区花生青枯病产生的巨大危害后,立即组成了由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和栽培生理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联合攻关组,长期驻扎在大别山区红安县丰岗乡基地,把基地当家,把病圃当实验室。通过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筛选出了30多份抗青枯病资源,摸清了青枯病发生和流行规律,提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花生青枯病防治策略和技术路线。

出路:品种三次更新

病害防治的技术路线一旦确定,接下来就是抗病资源筛选和抗病新品种培育。上世纪80年代,油料所组织国内多家科研单位,通过多点联合筛选和鉴定,发掘出具有一定产量水平、适应性良好的抗青枯病资源材料“协抗青”。经试种,在大别山区表现良好,田间无青枯病导致的“死秧”现象。

“协抗青”成为大别山区第一代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彻底解决了病区花生“死秧”问题,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别山区的首选花生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油料所专家开始利用杂交育种技术,转育花生青枯病抗源,培育出了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品质优良的抗病新品种“中花2号”“中花4号”和“中花6号”等,实现了青枯病病区花生品种的第二次更新换代。

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上迫切需要高产、高油酸抗青枯病的花生新品种。油料所的专家们再接再厉,利用亚种间杂交和回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了亩产潜力在450公斤、高油酸、抗青枯病的花生新品种“中花21”,实现了抗青枯病品种的第三次更新换代。李河村老李地里的花生喜获丰收,就归功于“中花21”。

未来:发掘“抗癌”基因

花生青枯病被称为花生的“癌症”,但抗病品种具有了“抗癌”基因,能完全克服病害的危害。找到和发现抗病品种中的“抗癌”基因,不仅有利于解析花生抗青枯病的机理,还能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实现抗病品种的快速培育。

为找到花生青枯病的“抗癌”基因,油料所花生遗传育种团队的分子生物学专家利用现代分子技术,通过自然群体的GWAS关联分析和分离群体的连锁分析,结合大规模的田间抗病性调查,将花生青枯病的“抗癌”定位在花生基因组的B2 染色体上一段很小的区间内,找到和发现花生“抗癌”基因指日可待。

以产业发展为重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油料所花生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花生青枯病流行规律和防治、抗病遗传特性、抗病资源挖掘、抗病基因克隆、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培育和应用上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强有力地支撑了革命老区花生产业的发展,助推老区农民增收脱贫。

《中国科学报》 (2016-10-12 第8版 区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