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盟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10/12 9:06:55
选择字号:
中青报:韩春雨的各级领导不妨慢一点

 

“十一”长假前一天,因公布了崭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一举成名、随后又因实验可重复性遭到质疑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又一次引起了关注。这次,他被该校推荐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候选人。

在有关论文发表后的短短5个月里,这位学者接连收获了诸多荣誉头衔。从河北省科协副主席,到“美丽河北·最美教师”,再到被学校推荐入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总投资超两亿元的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也宣布启动。

也是这5个月,韩春雨课题组的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许多同行在尝试后表示无法重复他的实验,因此无法验证。最早刊发论文的生物学期刊也要求韩的课题组“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

到目前为止,关于这项新技术的真伪在学界并无定论。面对不同的声音,按照学界规则,负有监管责任的韩春雨的任职单位及研究课题资助方都有必要开展调查,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学术错误甚至学术不端的问题。但是,迄今为止,我们没有看到监管方的调查举动,反而一再看到韩春雨被推荐参评各种头衔。

韩春雨的支持者认为:“最终结果还没出来,你们凭什么预设立场,断定造假,也未免太急躁了些!”基于同样的逻辑,正因学术结果未定,行政领导们就更应该慢下来,不要表现得那么急躁。

与很多领域一样,科研管理中常有一种马太效应,一位学者一旦取得了某项重要进展,则在相应的课题经费申请及晋升等方面“赢者通吃”。韩春雨的工作如此重要,在审慎而客观地评价后,授予其应得的一切,才是对学术的尊重。

在之前的采访中,韩春雨曾表示“没有必要自证清白”,这话无可厚非。研究人员公布成果,学界同行验证,也是符合科学逻辑的做法。怕就怕,一些原本应该充当监督者或是局外人的角色,稀里糊涂地把自己当成了内行,甚至还没等专业人士作判断,就自顾自定了论。

必须指出,此次事件中有的管理方表现出的态度相当不客观。且不说校方为韩春雨公开担保将在一个月内“公开验证结果”,最后却不了了之,至少其分发的奖项和资金,都是社会公共资源,输送给一个有待调查的课题组,除了急躁、无知、揠苗助长、缺乏对科学的尊重,很难为这种行为找到更好的注脚。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或许提供了一面镜子。2014年1月,日本学者小保方晴子刊发论文称发现了仅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就能将哺乳动物的体细胞编程为“万能细胞”的方法,但这一突破性的发现很快就遭到了质疑。与河北省的有关部门不太一样的是,小保方晴子所在的日本理化研究所仅用了半个月就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并发布了判定其捏造成果的完整报告。

我们当然不希望韩春雨的成果存在问题。但相关部门的一系列做法,无助于这位学者的声誉。

我们更愿意相信,有关部门仅仅是缺乏了基本的科学素养,看到了这个颇有前途的研究就激动得不能自已,甚至屏蔽了对它的质疑。

话说回来,匆匆授予韩春雨的这一系列奖励也真是没什么用处,既没能帮助他加快实验进程,解决学界疑虑,也没能让舆论平息,反倒是让质疑者们心头的那把火越烧越旺。

在10月10日的一篇报道中,韩春雨表示 ,“只要重复失败者愿意实名,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话音刚落,当日就有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等来自不同科研院所的13位课题组负责人联合发表了声明。我们期待“实名”与“实名”的对垒,那样真相或许更加容易水落石出。诚恳地劝一句,面对这样的形势,韩春雨的领导,为何不耐点性子呢?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