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报道了“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一事。
1月25日,山东大学方面表示将彻查此事,并将尽快启动对以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自查自纠工作。
然而,疑似抄袭事件绝非孤例。
近日,澎湃新闻发现,又有两篇硕士论文陷入通篇高度相似的尴尬处境。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找到了这两篇金融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张强的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效应研究》(以下简称“张强论文”)和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杨帆的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效应研究》(以下简称“杨帆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题目完全相同的论文均完成于2009年,而时间上前后不过半年之隔。
张强论文的完成时间早于杨帆论文。
张强的学位论文完成于2009年5月1日,而杨帆的学位论文则完成于2009年12月1日。
澎湃新闻记者对比发现,两篇论文相同的地方不仅仅是题目、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高度相似的地方遍布全文。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近乎完全一致
澎湃新闻记者对比发现,除了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等部分个别用词有所不同,两篇同题论文全篇均高度相似,而两篇论文文末列出的40处中英文参考文献竟一字不差。
事实上,两篇最大的差别只是划分段落上有所出入。
摘要部分,两文均以“在货币政策中,国内外央行的主要目标……”开篇,介绍了自己论文的背景及研究方法,将研究目标定在“货币供应量对股指的影响问题上”,并着重指出了在研究中引进的一个概念,即“周期概念”。最后简述五点政策建议。
张强论文摘要
杨帆论文摘要
澎湃新闻记者对比发现,除了一处用词上不同,张强论文与杨帆论文的摘要没有任何文字方面的区别。张强在摘要的首句用到的“一般”这个词语,杨帆相应地使用了“通常”这一词语。
中文关键词部分,张强论文依次是“货币政策、利率、货币供应量、股票市场”,杨帆论文也是如此。两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完全一致,英文关键词同样如此。
张强论文关键词
杨帆论文关键词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两篇同题论文在后记部分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正文部分高度雷同,最大差异是分段不同
从张强论文与杨帆论文的目录可以看出,两篇论文具有完全一样的结构和基本一致的目录。
两篇论文主体部分均分为五个部分,除了个别用词上的差别(如第一部分题目,张强称为绪论,杨帆称为前言),这五个部分题目堪称完全一致。具体到各章小节,除了划分完全一致,绝大多数小节标题也并无二致。
张强论文目录
杨帆论文目录
张强论文分为五章,标题分别是“绪论”、“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传导现状研究”、“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效应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杨帆论文分为五章,标题分别是“前言”、“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传导现状研究”、“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效应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进入正文部分,两篇论文仍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张强论文第一章
杨帆论文第一章
以第一章为例,两篇论文皆以“货币政策作为金融调控的手段之一”开篇,介绍了自己论文的目的以及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意义,都指出了自己论文的创新价值。不同之处在于,张强论文在综述国内学者部分研究时,“额外”配有一张表格,而杨帆的论文则没有这一表格。
张强论文第二章
杨帆论文第二章
以第二章为例,两篇论文皆以“在我国,货币政策通常是指狭义货币政策”开篇,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工具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传导的现状。在这一章中,张强论文附上了五张表格,杨帆论文则附上了四张表格,内容和张强的后四张表格完全一致,仅排版上略有差异。
张强论文第三章
杨帆论文第三章
以第三章为例,两篇论文皆以“在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开篇,用相同的数据进行了相同的回归分析,得出了相同的三条基本结论和相同的三条结果解释。
张强论文第四章
杨帆论文第四章
以第四章为例,两篇论文皆以“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开篇。本章中,在分析利率政策股市传导受阻的原因的第四节,两篇论文都是“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缺乏有效传导利率政策的市场基础”、“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一体化程度较低”、“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尚不明显”、“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张强论文第五章
杨帆论文第五章
以第五章为例,两篇论文皆是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货币供应量对股……”开篇,给出了一模一样的五条结论和政策建议。
张强论文第六章
杨帆论文第六章
澎湃新闻记者对比发现,两篇论文不仅是内容一致到甚至难以找到不同之处。
事实上,在正文部分,杨帆论文仅仅比张强论文少了两张表格,其余的差异仅在于一些段落的划分有所不同。
张强论文参考文献
杨帆论文参考文献
杨帆论文后记:读硕士研究生的是我,别人却为此付出很多
虽然张强论文与杨帆论文在题目、摘要、关键词和正文部分“难分彼此”,但两篇论文终于还是在“后记”有了差别。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张强论文没有通常学位论文礼节性的 “致谢”部分,而是将对导师、母校的感激置于“后记”之中。
张强在后记中简单回忆了论文撰写之初时受到的帮助,导师戚欣给予的关怀,并有多处谦逊之词,如表示自己“文义浅薄”、“自恨才疏学浅”、“难有作为”。
杨帆论文不但有“后记”,同时还有“致谢”部分。
“终于定稿了,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在后记部分,杨帆说明自己遇到了不少困难,终于还是顺利完成,但是“完成的感觉其实并不一定好,却是说不出的纠结”。
随后,杨帆又这样写道,“论文的作者是我,其中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不多;读硕士研究生的是我,别人却为此付出了很多”,末尾添上了一个省略号。
在“纠结”之后,杨帆又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面对今后漫长的人生路。”
在“致谢”部分,杨帆则常规性地感谢了同学、师长和家人的关怀。最后,他祝“西南财大桃李天下,祝金融学院蒸蒸日上”。
杨帆导师: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有水平看得出学生抄袭
1月27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上了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张强。
张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绝对是原创的,也从没有给人借鉴过,至于为什么有别人的论文与自己的论文高度相似,自己完全不知情。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张强论文中英文摘要部分之后,可以找到一则《独创性声明》。声明最后有张强的亲笔签名和2009年5月21日的日期。
由于完成时间上较张强论文晚半年时间,完成于2009年12月的杨帆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
澎湃新闻记者从西南财经大学官网获悉,杨帆论文的指导老师陈永生系该校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证券投资分析”,同时还担任西南财经大学资本市场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1月28日下午,陈永生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杨帆论文涉嫌抄袭的事情,并且金融学院多年前也没有启用“查重”系统。
“老师不可能保证看得出来论文抄袭,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有这个水平,因为论文太多了。”陈永生强调。
澎湃新闻记者从西南财经大学官网获悉,西南财经大学已于2010年颁布实施《西南财经大学关于启用“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透露,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工作,防范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学校于2010年下半年启用“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特制定本办法。
按照这个暂行办法,答辩前,博士与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查重”检测,即以专业软件检测文章与既有论文的相似度,以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记者发现,在检测结果的处理及认定上,上述暂行办法提到,硕士论文检测文字复制率大于15%,视为未通过检测。
至于未通过检测的论文,上述暂行办法规定,学院不可安排论文评阅工作。研究生需对论文进行修改(论文修改时间不少于一周),并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申请再次检测。若三次检测文字复制率均大于15%,需对论文进行半年以上的修改工作,方可再次提出检测申请。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万方数据库、PaperPass等多个论文检测查重系统比对的结果是,张强论文与杨帆论文总文字重合比显著超过西南财大官方规定的15%。
1月27日下午,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时虽然学校尚未出台明文规定,但同样会对硕士、博士论文采用“查重”检测。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并不清楚2009年毕业的硕士生论文是否存在问题,“要是检测出问题肯定不会让这个学生毕业,不会让他拿到学位的”。
对于检测程序是否存在漏洞的问题,上述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了解检测程序的具体流程和原理。(原标题:西南财经大学一硕士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仅“后记”差异较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