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12 10:56:06
选择字号:
国家科技奖里的北京故事

 

■本报记者 郑金武

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一大批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重大科技成果闪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殿堂。北京主持完成的7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7项,占国家奖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30.5%,连续四年超三成。

此外还有44项北京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奖,北京主持和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数占国家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49.4%,凸显了北京地区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

据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首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鼓励潜心科研的环境条件,促使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特等奖项目创多项“世界之最”

本年度产生的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花落北京。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单位完成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标准最高、线路最长的高速铁路。设计建造方案中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动车组、运营调度、客运服务等“六大系统”全靠自主研发完成。

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曾介绍,这条“黄金干线”的建设和开通运营,为沿线经济提速注入强劲动力,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线路开通后,实现了持续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性运行,运营4年间运送旅客达3.3亿人次,每年释放既有铁路货运能力5500万吨;缩短了京津冀与长三角的距离,从根本上缓解了北京—上海之间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成为连接两大经济圈发展的一条重要交通动脉。

该成果形成了完整的高铁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产业链,带动了我国材料、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和开通运营,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奏响了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打造 “中国速度”“中国制造”高铁新名片华彩乐章的前奏。

另一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由“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成果摘得,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成果自主研发了大量专用设备,创造出多项“世界之最”,如世界最大的多溢流板式精馏塔、世界最大的单炉膛芳烃加热炉、世界领先大直径薄饼型精密流体分布器等,并同时形成了配套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高精尖”成果引领产业发展

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抓住北斗系统建设机遇,完成的“多系统多频率卫星导航定位关键技术及SoC芯片产业化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卫星导航系统及其芯片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防和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时空基础设施,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在于自主的系统+自主的芯片。

该项成果攻关并突破基于北斗的多系统多频率卫星导航芯片设计技术,实现真正的多系统融合,作为世界上首颗支持全部现有卫星导航系统的GNSS芯片,填补了国际和国内空白,并在关键技术指标上赶超国际一流水平。

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卫星制造厂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航天器舱体结构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关键技术与应用”同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面向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以变极性等离子弧(VPPA)穿孔立焊工艺及装备为攻关目标,开发完成软开关焊接电源技术、铝合金大型薄壁壳体焊接成套技术解决方案。

据悉,该研究成果已在多家航天骨干企业得到成功应用,极大促进装备成套服务、关键环节高端化,提升了民族产业核心竞争力,保证了我国天宫一号、新型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关键构件焊接制造的顺利实施,让“天宫”穿着中国人自己焊接的“外衣”,建造翱翔太空的中国宫殿。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该项目成功实现将高端装备从实验室走向工程,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之路,为北京的高技术生产服务业作建立样板,为保障北京航天发展规划顺利实施作出重要贡献。

惠民成果辐射全国

据了解,北京的71项获奖成果中,惠及民生的成果很多,这些成果不仅取得了技术突破,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促进首都科学发展的同时,也推广应用到全国多个省市,服务于全国。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中国人体表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措施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员付小兵介绍,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俗称溃疡)是一大类存在于体表而长期不愈或难愈的组织损伤。在以往治疗的基础上,该成果单位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创建了4 种关键防治措施,使得典型单位总体治愈率从60%上升至94%左右。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通过医工企协同创新,突破了手术导航、手术机器人、远程手术等关键技术群,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临床实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智能化手术体系。该成果在全国22个省区56家医院开展应用,受益患者12万余人。

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北农大动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农大3号’小型蛋鸡配套系培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农大3 号”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矮小型蛋鸡商业化的品种,是目前唯一能与国外品种抗衡与竞争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优良蛋用品种。其自2004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后,形成了“优良品种—高效养殖—优质鸡蛋”三位一体的品种养殖推广模式,已应用到全国28 个省市自治区。

《中国科学报》 (2016-01-12 第8版 首都科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