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才的孕育、创新的诞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力。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提出至今已有十年,然而对于中国科技、教育而言,答案仍在求索之中。值“钱之问”十年之际,在一年一度诺奖揭晓之前,本报推出系列访谈,重新审视这一命题。
■本报记者 崔雪芹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过去10年,此疑问成为教育界、知识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随着大师远去,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了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民众的深思。
中秋前夕,《中国科学报》记者邮件采访了远在美国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他在邮件中认真解答了如何培养青年科技人员以及21世纪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等问题。
李政道非常关心中国的教育问题。早在2010年李政道在担任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等单位主办的“创新中国论坛”主席时,就曾经为首届论坛确定了 “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题。
那一年,李政道已84岁高龄,经过飞机十几个小时的颠簸,他顾不上休息,亲自为与会人员作了一个半小时的主旨报告。“培养创造科学和发明技术人才,需要如钱学森先生和他求学时代的老师冯·卡门教授‘一对一’的精英教育经历。”李政道在主旨报告中如此给出“钱学森之问”的破解良方。
李政道从钱学森的求学之路讲到自己的求学经历。他认为,精英教育指精英的学生由精英的老师作“一对一”教导。执行精英教育的学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模式,也可以一位老师辅导三四位学生,但必须抽出时间“一对一”辅导。“钱学森和他的导师冯·卡门是如此,我和我的导师费米教授也如此。”
回忆起西南联大时的经历,李政道十分感慨:“抗战时期,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环境艰苦,物质条件很差,但培养了很多杰出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这段历史值得研究。”
李政道还特别向青年学子们提出建议:“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
科学的不断进步,向人们提出了一轮又一轮新的挑战,而同时又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科学家。李政道在回答《中国科学报》记者邮件采访时特别指出,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将是21世纪科学面临的大挑战,也是对全世界年轻物理学家的大挑战。
李政道对青年科技人员充满希望。他认为,青年人才是发展新科学的必要条件,出人才要有一个过程。青年是必要条件,但并不因此就是充分条件。“在科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中,怎样培养人才,也就是怎样让他们认清方向,怎样为他们制造环境,怎样要他们抓紧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他明确表示,培养人才,不能只依靠课堂教育,不能只依靠高科技的教育工具。现在这个世界是信息世界、情报世界,但是,不是只依靠很多的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培养人才。“高科技的工具可以很快地传输信息,可是信息并不就是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对于培养创新高科技人才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李政道强调,光有新的科学仪器和工具,光有完整的信息,并不就等于理解。理解有它的过程。
培养创新的科学人才,一定需要很好的导师,需要很密切的老师跟学生共同进行研究的过程。当年李政道的导师费米每个星期都要花半天时间和他单独聊天,纯粹就是聊天,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当然讨论的全都是物理。这对李政道后来的人才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人交换意见,无论是搞科学研究,还是搞艺术创作,人和人的思想交流都是很重要的。”他说。
李政道指出,培养人才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事情都是要人来做的,没有人才何谈科学的发展,这个道理极其明显。因此,只有重视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年轻、优秀人才的培养,又有了正确的培养方式,中国科学的发展肯定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突飞猛进,科学会牢牢地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
《中国科学报》 (2015-09-2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