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俊庭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发布时间:2015/8/31 12:28:28
选择字号:
郑州轻院主题调查描绘暑期大学生众生相

科学网郑州讯 (记者史俊庭)两个地区,四天时间,二十所高校,100个典型访谈,1000份问卷。

郑州轻工业学院的一个暑期调研小分队通过“象牙塔之外,大学生都在做什么”主题调查,试图总结大学生在暑期的所作所为。

据悉,此次调查涉及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调查对象包含大一至大三学生,以及刚刚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大四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暑期计划、所做的准备以及不同年级在不同阶段的行动与心态差异。

结果显示:近4成的大三人群暑假在校备考,同时也为备考提前做了申请留校等准备;考研人群中近5成的人群只是为了自己拥有更高的平台;在创业人群中,资金与时间是阻碍创业规模的绊脚石。

“我不想做包工头”

“为什么准备考研?”“我不想做包工头。”这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工程造价专业同学与调查者之间的对话。

该同学说:“如果作为一名普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需要在建筑工地‘混’上很多年的‘包工头’,才有晋升为正式管理层或技术骨干层的可能”。而实际调查也确实表明,从一名普通的本科毕业生到职位晋升一般需要5——10年以上的时间周期,一部分是因为本科生个人的实践能力、工程技术与项目经验确实是需要数年的积累才能有所提升以适应工程的需要,同时也是因为本科生阶段所达到的科研、统计与项目水平的确有限。

该同学还说:“成为研究生,首先在起点和平台上就会比别人高,加上在研究生阶段所掌握的科研能力与技巧,便能在走入岗位后缩短晋升的时间”。

抱着此心态的备考者并不在少数,近7成的学生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平台更高,而考上研究生无异于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了一个有力的跳板。

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张某说:“我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前一段时间的企业实习也让我印象深刻,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必须要在生产第一线磨练,即使自己能力再强,想在本科生扎堆、研究生成群的生产车间里熬出头,希望还是很渺茫。”

“考研是一种传染病”

“室友都在准备考研,我也要考。”郑州大学一学生说,“因为身边的朋友都在考,就像考计算机二级一样,不管有没有用都直接考了”。

在每个大学的考研教室里面,也经常能见到“扎堆学习,结伴吃饭”的场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说,他跟室友意向的学校是北京交通大学,但当问到考研的动机的时候,他说:“感觉考研就像是一种风气,你不去考就会比别人落后”。

随后的调查也发现,抱着“顺大流”态度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有将近4成的学生是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而决定考研意向的。郑州航院的一名老师说:“只有是发自内心是为了将来的学术或者科研而考研的学生,通常考研的效果与将来的出路是比较令人满意的,相反单纯以跟风、追潮流为目的的考研,最后的研究生阶段都会非常吃力,因为这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去正视考研和自己的选择”。

“虽然说考研是一种传染病,但我认为‘传染’也是一种优势,研友之间的督促与鼓劲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而‘病’也应该被称为是一种没有害处的病。”郑州轻工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一学生说,“在考研教室,教室里面紧张而略显压抑的气氛无形地给自己施加了一种压力,而研友之间互相督促、互相挑毛病就会让自己学习效率更高。”

“考研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无关结果”

小柯是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就在这个暑假刚刚得到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的录取通知书,她将到国外成为一名汉语志愿者。

“本科阶段我学的是汉语国际教育,直接就业并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大三的时候我也在准备考研,准备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小柯说。

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小柯每天坚持6点起床,11点回到宿舍,为了不让自己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玩手机和偷懒,她会在图书馆站着看书、背课文和做题,“站着看书,我会觉得整个人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到一点,并且周围人都在注意着你自己,你没法偷懒。”平时遇到班级活动或者聚餐耽误了计划,即使到宿舍再晚她也会熬夜把今天的计划做完,就这样坚持到了大四。

所有人都认为她一定能顺利考上研究生,但最后却差了将近十几分,她不得不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因为大三养成的好习惯与学习能力,她很快从考研失败的“阴影”里面走了出来。

小柯说,“当时国家汉办开始招生,主要考的科目有汉语、英语与心理。因为之前自己的基础还可以,加上一段时间的准备,很快去参加了在郑大的面试。面试全过程要面对摄像机与十几位考官,印象最深的是英语考试。考官让我用英语介绍花木兰,好在提前有所了解而没有冷场,随后考官扮作我的成学生,然后故意在‘课堂上’刁难我,比如用泰语说‘外面下雨了’等打断我的讲课,经过了重重的考验,最终顺利成为了国家汉办的一名汉语志愿者。”

“没考上研究生,倒拿到了国家的发明专利证书。”小张是该校电气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本科阶段跟着院系的老师进行了多项科研活动,也申报了学校的几个创新项目。

“思维很活跃,科研能力也比较强,只是文化课不太有优势。”小张的导师说,“前一段时间小张跟几个同学一起研究安全插座并出了成果,6月份刚刚拿到了国家的发明专利证书,他也凭借着这个被省外的一家电气企业高薪挖走。”

小张也说,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在研究生考试中胜出,但是在备考的过程中心态的调整与学习方法的掌握,一定会在将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暑假工,是一种青春的浪费”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选择做暑假工的比例高达6成,而曾经做过2个月及以上的暑假工人群比例也高达28%,由此可以看出暑假作为暑假工“泛滥”的高峰期。

在随后的暑假工动机调查中,近72%的人群表示打暑假工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增加额外的收入,18%的人群想借着暑假工到外地旅游、增长阅历,剩下10%的人群表示想借着暑假工打发无聊的暑假生活。

在进行整体性的考研动机调查时发现,近7成的大学生认为选择打暑假工是因为暑假时间太长,而自己没有固定的计划。

“暑假工,纯粹是一种青春的浪费。”去年暑假参加了暑假工的小王这样说。去年暑假,小王在上海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打工生活,本来小王准备在打工间隙看一些书、学习之类的,但是繁忙的打工生活让他每天都身心疲惫,书包里的书都没有翻过。

“虽然每天都是8小时的工作时间,但是还要去吃饭、洗衣服,加上有时候上夜班,根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进行其他的活动,连附近的景点都不想去”。小王说。

在随后的调查显示,到暑假工进入工厂之后,由于技术水平与培训成本,通常会被安排进行一些低技术、机械性的工作,例如拧螺丝、贴标签等等,稍微好一点的会操作一些机床,但也只是操作机床,工厂从来不会讲机床的原理,仅仅是会用,能生产出来产品就够了。

“去年暑假,我就是在流水线上贴了一个月的标签,到最后闭上眼都能贴上去。暑假工的枯燥让小张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最初是把暑假工作作为一种历练,作为年轻人应该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但是现实所回报给自己的,除了看似丰厚的金钱之外,剩下的只是工作的重复与枯燥。以后不会再选择暑假工了,相反会多陪陪父母朋友,或者在学校给自己充电,真正做一些与自己未来成功相关的事情。”小王最后说,“所有与未来无关的努力,都是一种青春的浪费。”

“现在的离开,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在一起”

拉着行李箱,缓缓的消失在母亲的视线里,小张的泪水不时在眼里打转,心里默默祈祷母亲能“原谅”自己这个“不恋家”的孩子。

作为家里的第二个大学生,小张今年累积在家的时间没有超过1个月,去年寒假在学校跟着老师一起做项目,今年暑假只在家待了3天就匆忙地返回学校。“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一个人在家母亲希望我能多待一会,但我知道父母培养出来三个大学生已经实属不易,回到学校多读点书,以后找到好工作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作为河南科技大学医工学院学院的大三学生,小张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去年还获得了“2014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优秀党员”等等。就是这么一个努力上进的女孩,在她心里却有一个剪不掉的结。

她说:“虽然每次母亲不说,但我知道母亲希望我能在家好好陪陪她,但是在家里我找不到学习的状态,和家人在一起固然温馨美好,但是大学时间最宝贵,我不会用暂时的欢愉换取将来的后悔与遗憾”。

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暑假提前返校的学生比例并不少,这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家在农村或者离家较远的学生,虽然平时回家的机会较其他人少,但在暑假依然会选择短暂回家之后,重新返回校园。

他们多数会跟着学习的老师一起做一些实验或科研,空闲时间也会选择做一些兼职,来维持自己在校的费用。他们大多数人在离开家的时候,虽然会有很多的不舍与愧疚,但还是会坚定信念,去实现最终的梦想。就像小张在返回学校之后,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离开,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在一起”。

“考驾照弄啥?”

“左打死,回正,倒。”一驾校教练正在指导一名学员倒车入库。暑假里,各个驾校开始活跃起来,平时驾校也没闲着,但到了暑假人更是成倍的增加。而在驾校练车的人群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趁着暑假时间长,赶紧把驾照拿到手。”小李说,“同学驾照都拿到手了,自己也不能落后,争取早日成为有证一族”。

在进行考驾照动机调查中,有6成的学生认为“暑假时间长,毕业之前先把驾照拿到手,等到自己工作了,就不用抽时间甚至请假来考驾照了。”

但在后期的调查中发现大学取得驾照之后1年之内买车的比例不超过20%,也就是说近8成的学生拥有“驾龄”之后并没有进行驾驶,随着时间的增加,在驾校学到的驾驶证知识会遗忘掉一部分,同时长时间不接触机动车还会导致“有证不会开车”的尴尬局面。

“现在学生学的快,忘的也快,你想想十几年不摸车,老司机都不敢开,况且是刚拿到驾照的学生。”交通驾校的王教练说,“现在大学生学车,科一到科四一次性通过的非常多,但是学的快,忘得也快”。

与大多数大学生不同的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小赵认为:“考驾照应该看自己的实际需要,如果近期或者将来没有驾驶打算的,那么考驾照纯粹是增加投资和浪费时间。”

“我不是在摆摊,我是在创业”

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的过节天桥上,一个黝黑的小伙子正在摆弄自己的小摊,一块不大的桌布上摆满了陶瓷工艺品,他正在细心的擦拭自己的“货物”,不时地有行人驻足,也有人掏出10块钱买下他的工艺品。

小伙子姓蒋,是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陶瓷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毕业之后也尝试着去找工作,但找的工作与陶瓷很不沾边,“你说我一个陶瓷专业的毕业生,让我去影楼装裱相片,这跟陶瓷咋能有联系呢,我还想‘对口就业’呢。”

于是利用大学学的知识,他开始自己设计陶瓷的形状,研究陶瓷的烧制方法,然后亲自“和泥”,最后把“泥胚”送到专门的烧陶公司。

“第一次烧陶不知道要做表面处理,于是就按着书上说的去烧,第一次出来的瓷器全都‘花了脸’,一下子损失了将近800块。”后来,逐渐掌握了烧制的方法,小蒋开始将自己的第一批成品试出售,“当时不敢定太高价,都是5元一个、10元一个的卖,结果第一批卖了将近80%。”小蒋激动地说,“然后我开始烧制第二批,慢慢的也掌握了诀窍”。

现在,在小蒋的地摊上,可以看到还算精美的瓷碗、瓷砚、陶瓷做的小鱼、笔筒等等。除了这些,小蒋还会将自己的灵感加入到作品之中,比如用泥点堆积成的磁碟、用瓷器断面磨成的山水画等等。

当问及小蒋将来的打算的时候,小蒋说:“我这也算是‘对口就业’了,我也会考虑走电子商务这条路,然后形成自己的品牌,一步一步做大。”别了,小蒋还风趣地说:“我不是在摆地摊,我是在创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碳的复杂形式 一颗超新星可能清理了我们的太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