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强 张雷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5/8/23 10:54:01
选择字号:
媒体盘点阅兵空中梯队的“科技元素”

 

阅兵空中梯队的“科技元素”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张 雷

还有十几天,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就将盛大举行。科技日报记者在阅兵村采访时了解到,此次阅兵训练突出了“科技”二字,用创新手段保障了训练质量。在空中梯队采访时,空中梯队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针对保障任务量倍增的实际,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了高效保障。

用科技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阅兵即实战,只有做好最复杂困难的打算,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对华北地区近30年来9月3日上午的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适合阅兵的天气仅有大约一半,各受阅机场云多、能见度低,甚至会出现降雨、大雾和雷暴等极端天气。为此,阅兵指挥部研究制订了不同气象条件、不同兵力、机场转场参加受阅等多套复杂气象条件实施方案,确保受阅任务“万无一失”。

他告诉记者,参阅部队正扎实开展特情研究,增加复杂气象条件下训练的比重。

除此之外,空中梯队指挥部还梳理、细化了100多项特情处置预案,对每个梯队、每架飞机、每个时间段可能发生的特情,逐一进行安全预想,长机、导航员、指挥员等人员分工明确,形成一个完整的防范系统。装备部门严格遴选了阅兵机务人员,积极开展装备质量大检查,梳理完善多项故障预防措施、技术保障措施、空中地面特情处置预案和预防维修差错措施。

下一步训练,空中梯队将重点针对复杂特情进行演练,把最难、最险、最复杂的情况想全,把真正管用的招式想透练熟,不断提高复杂条件下受阅能力。

打赢一场“数据化战争”

受阅时,短短几分钟内,上百架机型不同、性能各异的飞机,将飞越天安门上空。最密时,从地面看飞机之间基本没有间隔。

能否实现万无一失,能否实现整齐划一,这对指挥协同的科学精准,提出了严峻考验。

记者了解到,其实一场场“数据化战争”,在受阅部队集中训练前,就已经在空中梯队指挥部打响。为了设计出科学精准的航线,空中梯队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可谓绞尽了脑汁。

北空司令部作战处领导介绍,他们收集汇总了每架飞机的性能参数、起飞着陆、民航航路、气象条件等几十万组数据,从大编队起飞、加入基准航线,到返航、着陆、集合方法等,逐一进行严谨细致地计算、推演。

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设计出的航线反馈给部队,验证,修改,演算,再反馈……如此这般,进行了十几个回合。一条条趋近完美的航线,终于呈现在首都上空。

“数据化战争”的背后,折射出各级指挥员信息素养的跃升。而一个个细节,更传递出官兵思维理念的嬗变。

建起航材保障“大数据”

盛夏某日,华北某阅兵机场热浪袭人。15时许,当天最后一架战鹰平稳落地,北空航空兵某师机务大队立即组织飞行后检查。

“×号后舱视频显示器无法启动,初步检查需更换设备。”

地面通电检查确认故障,“必须换件!”

经过确认,他们发现此类故障非常少见,本次任务携行保障器材中并无备件。原单位派人护送备件至阅兵村,时间来不及。生产厂家距离最近的也得第二天早上才能赶到,阅兵训练肯定要耽搁。

他们立即向上级机关求援。正担负值班任务的是北空航材处助理员马欣,他放下电话,右手频点鼠标,打开北斗航材保障指挥系统,快速进行网络检索。半分钟不到,就查到距此最近的100多公里外某部有同机型备件。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障阅兵任务,北空依托空军航材系统,与各军区空军、陆航、海航及相关工厂建立了航材一体化保障机制,畅通了跨区、跨军兵种、军地航材应急筹措渠道,并成立应急抢修分队,提高了航材紧急下送和故障紧急抢修能力。

“北斗”传输,数据联动。百公里之外,某部助理员王长浩接收到航材紧急调拨指令后,第一时间组织航材前送。次日凌晨,备件抵达阅兵村。机务大队当即更换,保证了当日阅兵训练的顺利开飞。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