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7/9 12:27:36
选择字号:
应对MERS:我们准备好了

 

■本报见习记者 张晴丹

据韩国媒体7月8日报道,韩国保健福祉部8日通报称,当天新增1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死亡病例,MERS死亡病例增至35例,MERS致死率升至18.8%。

在不到两个月内,MERS在韩国迅速蔓延,并引发全国戒备。韩国已成为继沙特阿拉伯之后全球MERS疫情第二高发的国家,亚洲邻国纷纷高度戒备。

面对韩国MERS失控的局面,作为“邻居”,我国民众有了不同程度的恐慌。很多人开始担心该病毒会在我国暴发,而我国对MERS病毒的防控能力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在专家看来,从SARS到H7N9,再到埃博拉,我国的传染病应急防控体系“很到位”。面对此次MERS肆虐,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公众不必担忧。

防控漏洞导致疫情蔓延

“韩国医院的大意和政府反应的迟钝,成为病毒快速扩散的主要原因,让MERS钻了空子。”在日前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和光明网主办的光明科学沙龙上,专家认为,导致病毒蔓延的主要原因是病毒传播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控制下来。

本该是治病的医院,却成为传播病毒的主场。韩国的MERS疫情主要发生在几家医疗机构内,感染病毒者大多为患者、医务人员及访客。

此前,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蒋荣猛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即使韩国第一次确认了首例病例,他们也确实没有及时采取严格有效的隔离措施。

“首例病例居然被安排在普通病房,有家人陪护,这在我国是绝对不会发生的。”蒋荣猛表示,医院之所以成为感染源,也和韩国医院标准预防过于缺失有很大关系,医院感染控制能力是医疗质量的基础。

我国完全有应对能力

“SARS之后,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从中央到基层医务人员,各个层面对这种类型的传染病都有非常充分的准备。”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梁连春表示。

在国家层面,我国已建立很多相关检测体系。例如,中国疾控中心、各个医院甚至各个地区都有检测点。特别是经历了去年的埃博拉疫情之后,“在病毒感染监控方面,我国已建立完善的体系。应对紧急事件也已经很有经验,肯定不存在什么问题”。梁连春说。

另外,我国医疗人员的知识储备体系、防护体系、硬件措施建设等都得到了加强。再加上医务人员的人才储备,应对起来都有现成的规范和处理流程。

我国首例输入性MERS确诊病例,是5月26日乘坐航班抵达香港,经深圳入境抵达惠州的。惠州市卫生计生部门于28日凌晨2时将该名韩国男子转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密切接触者就地隔离观察。

“短短几天时间,就可以看出我们的速度有多快,用时很短、效率很高。”蒋荣猛表示,我国经历了SARS之后这12年的洗礼和锻炼,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力度和应对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也正是MERS病毒至今未在国内扩散的重要原因。

公众该如何做

在抵挡病毒的战役中,虽然医生的角色很重要,但公众自身也能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韩国保健部门曾指出,老年人更容易感染MERS。截至目前,在34例死亡病例中,从年龄层次来看,20名死亡者年龄在60~70岁。死亡者中,有31名属于患有晚期疾病或年事已高的高危群体。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65岁左右的老年人是高危人群,要特别引起注意。”梁连春说,当这些老年人被感染后容易重症化,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除了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人群以及孕妇等免疫功能比较低下的群体,一旦感染MERS也容易重症化,死亡率较高。同时,做过器官移植、用过免疫移植剂的人也是高危人群。

专家建议,针对所有传染病,都应提高抵抗力,勤锻炼身体,把一些基础病控制好。身体越健康,越能抵挡这类疾病的侵扰。“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就行。”

《中国科学报》 (2015-07-09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