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5/6/11 19:44:02
选择字号:
读博,你后悔了吗 中国博士生存群像谱

 

■本报记者 赵广立

博士,高学历的代名词,也是未来科技的生力军。他们中有许多人在自己日夜奋斗的研究领域,披星戴月,早起晚归。顶着来自学业、家庭甚至社会上的压力,博士们时刻提醒自己“再逼自己一把”。

“书读了二十多年,竟然身无长物,学的都是些屠龙之术,安身立命都困难。”有感于读博时的痛苦,科学网博主吴楷喆在他的博文《博士为什么会有种失落感》中这样写道。

农村出身的吴楷喆像极了此前流传甚久《小强与小明的故事》中现实版的小明,与没上过大学的小强相比,高学历的小明处处凄凉。他认为高学历并没有给小明带来幸福、给命运带来转折:“他的一生追求的是什么?他得到了么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博文于4月14日在科学网博客发布后,迅速引发大量阅读和讨论(迄今阅读数已逾4.3万次,各方评论210条)。尽管热议者众,也不乏分析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者,但吴楷喆对“什么阻碍了年轻人的科研梦”仍感困惑。

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作了一组处于不同科研阶段的博士群像采访,这其中,或许也有你的影子。

小凡:太费劲了,不大值

专业方向:环境科学

状态:博士二年级,已婚

《中国科学报》:博士二年级了,你觉得现在忙吗?累吗?辛苦吗?

小凡:简单说吧,都是肯定的。

《中国科学报》:那你后悔吗?

小凡:有点。就是觉得(读下来)太费劲了,不大值。

《中国科学报》:待遇不够好?

小凡:不是待遇的事,就是觉得投入和回报不是很满意。

《中国科学报》: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科研?

小凡:有想过。就是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无法实现,我觉得不是自己或科研本身的原因。

《中国科学报》:你觉得阻碍你实现目标的原因是什么?

小凡:什么都得听“老板”的,让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要想有点进展或成果好像就是人家的施舍,动不动就“延期”“别毕业了”威胁你,好像我们欠他们的,一点话语权和主动权都没有。

《中国科学报》:如果遇到一个好的导师,给一个自由的环境,会不会好很多?

小凡:或许吧。

文小刀:没着没落的感觉让人更脆弱

专业方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状态:博士二年级,未婚

《中国科学报》:博士二年级应该是最忙的时候,又要做实验,又要写论文。现在感觉到有压力吗?论文进展如何了?

文小刀:压力当然会有,现在发了一篇。

《中国科学报》:平时怎么排解压力?

文小刀:撸串、玩游戏、和女朋友一起吃大餐,总之就是各种“嗨”。

《中国科学报》:你这个专业,就业压力应该不大吧?有什么规划?

文小刀:也有,就看想不想得开。我们有点偏应用,去高校没有太大竞争力,去事业单位还可以,也可以去企业。

《中国科学报》:许多单位提供给博士的岗位,一般都会有安家费的吧。

文小刀:要看地方和学校吧,听说去深圳的话政府还有补助。

《中国科学报》:打算留北京吗?

文小刀:暂时没有,找工作时再看看,尽量不在北京。我倾向去沿海地区,以后要享受生活和工作。

《中国科学报》:现在不享受?

文小刀:起码在北京没有感觉到舒服和自在。现在一个月只有3000块钱怎么享受?一个固定的住处都没有怎么安定和舒服?

《中国科学报》:据我了解,你这个待遇还算不错的。

文小刀:博士不只是承担了科研上的压力,还有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二十八九岁的人了,有时候也特别想拥有一个温馨的家的感觉。

《中国科学报》:其实工作之后也同样有这些压力。

文小刀:但是现在这样没着没落的感觉让人更脆弱。

《中国科学报》:所以就看是不是享受读博士这个过程。

文小刀:享受?我猜你去问几十个博士,估计也就一两个性格上的确适合的哥们会说享受吧。

Dylan:算是个科研民工,累点

专业方向:物理海洋学

状态:博士四年级,已婚

《中国科学报》:今年博四了?延期一年吗?

Dylan:我是第一年在国内,然后去美国待了两年,回来开始写相关研究论文,今年六月份正式毕业。

《中国科学报》:你的博士生涯听上去挺有趣的,平时忙吗?你觉得你博士读得累吗?觉得辛苦吗?

Dylan:忙、累,但还算不上辛苦,挺开心的。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

Dylan:比我们这一行更辛苦、更累的有很多,我觉得我的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自己也感兴趣。

《中国科学报》:所以你认为读博这段经历还是很令人回味的是吧?

Dylan:这个也分人吧,有的同学读得看起来挺开心,当然也有很多像我这样,整天蹲在办公室(调代码)。算是个科研民工吧,就是累点,但是不用风吹雨淋、饥一顿饱一顿的。

《中国科学报》:但是想出成果,不就得坐得住、沉得下吗?付出才会有回报。

Dylan:科研工作可能与其他工作不太一样。一般工作可能下午下了班能回家看看电视,谁像我们半夜三更的还在这提交脚本。

《中国科学报》:以你的经历,关于读博还是工作,你给你师弟师妹们的建议是什么?

Dylan:男生的话无所谓,因为我没听说过找不到工作的男博士,特别是物理海洋专业的;女生的话,还是慎重读博吧。

小中哥:“熬”过来的感觉挺好

专业方向:环境科学(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

状态:博士三年级,未婚

《中国科学报》:你的微信头像是用“脸萌”做的卡通形象,上边还有一句“论文论文,我要发论文”。发论文的压力给你带来很大困扰吗?

小中哥:是啊。博二的时候非常辛苦,不瞒你说,基本上每篇论文都要被拒4~5次,真是太悲惨了,那段时间一直失眠。

《中国科学报》:想过放弃吗?

小中哥:怎么放弃?没有那个勇气啊!放弃也没有退路。

《中国科学报》:那你是怎么熬过那段岁月的?

小中哥:我就每天早上起来去跑步,靠跑步提高自己的状态。每天跑完步精神状态就会好,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运动完了心情也会好点。如果哪天没有去锻炼,会感觉比较萎靡。

《中国科学报》:压力大的时候,会不会想如果不读博士,可能不会过这样的生活?或者你身边同龄的人可能已经成家立业了,而你还在为发论文而苦恼不堪。会不会后悔?

小中哥:你说的这些肯定也有想过,但是倒没觉得后悔。当时一个想法就是,总会熬过来、总会毕业的,只是最终结局好坏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马上就要毕业了,感觉如何?

小中哥:感觉这一路是挺辛苦的,但熬过来感觉还是挺好。有得必有失,选择了总要放弃一点什么是吧。或者说,总要付出点什么,才能得到点什么。

《中国科学报》:你觉得读博士这几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小中哥:最大改变是更加自信了,有勇气应对未来的挑战,承受力更强了,遇到困难也不怕了。

《中国科学报》:很多人反映博士生待遇不高,你有这方面的感触吗?

小中哥:还行吧,勉强养活自己。比以前(硕士研究生)好多了,我个人比较知足。

《中国科学报》:你这个心态很赞。工作现在怎么样了?

小中哥:准备陕西一所大学食品学院的科研教学岗,除了做科研,还讲点课。

《中国科学报》:有安家费吧?觉得还满意吗?

小中哥:有,也有科研启动经费,不过数额都不大,西安那边给的都不多。

安雯:作为女博士,我觉得值

专业方向:分析化学

状态:博士毕业2年,现在H省医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已婚

《中国科学报》:从你的履历上看起来,硕士然后博士,接连发了好几篇不错的文章,你当年的科研工作应该很顺利。你有这样觉得吗?

安雯:嗯,这要说起来真的很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作为她的第一个学生,她为我付出了很多,也教会我很多。我们经常一起做实验,从她那儿学会了很多科研技能,可以说,是她手把手把我领上科研这条路的。

《中国科学报》:这么说来,你应该很少感觉到压力。

安雯:压力当然还是有的,特别是在博士期间。在我们课题组,基本上人人都有压力。

《中国科学报》:作为一位女博士,你有没有羡慕过那些早早成家的女孩子?

安雯:我刚开始上研究生的时候就打算要读博士了,所以这方面还真的没有感觉到过失落。

《中国科学报》:工作后你还在继续自己的科研课题吗?

安雯:差不多。不过还没完全开始,这边实验条件还有些欠缺,需要自己慢慢搭平台。

《中国科学报》:相比你现在的收入水平,你觉得读博的时候实验室给你的待遇怎么样?

安雯:我觉得还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中国科学报》:所以你应该是没理由放弃科研。没有过放弃的念头吧?

安雯:的确没有。我一直心里憋着股劲儿,心想一定要做出点东西,后来也算如愿了。

《中国科学报》:你觉得从事科研给你生活带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安雯:我觉得性格完整了,也变得更加自信了,觉得凡事只要付出,即使结果不那么满意,也值了。

《中国科学报》:你在读博士的经历中,哪件事情最让你难以忘怀或者对你触动最大?

安雯: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当时心里美极了。

《中国科学报》:结合你的硕博经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搞科研?给科研路上的师弟师妹一点建议吧。

安雯:能坐得住的人才适合搞科研。一旦选择这条路,要多看文献、腿勤快点、嘴甜一点,多向师兄师姐和老师请教,少走弯路。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