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陶县境内此次冰川移动的长度约有20公里,平均宽度约为1公里,高度为30~50米,移动冰体体积在5亿立方米左右。中科院专家指出
本报讯(记者王进东)近日,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境内,公格尔九别峰北山脊山体发生了冰川移动。据初步估算,此次冰川移动的长度约有20公里,平均宽度约为1公里,高度约为30~50米,移动冰体体积在5亿立方米左右。
冰川移动发生后,原先的小盆地被冰川填满,形成巨大冰山,导致当地地形地貌发生巨大变化并造成一定的灾害。对此,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学家刘时银等通过分析卫星监测结果发现,此次冰川跃动事件是近期降水增加的结果。
研究人员根据近一年来的多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认为,此次发生跃动的冰川为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该冰川的西支冰川发生突然移动,属冰川跃动性质, 并对下游主冰川形成挤压之势,不断下泄的冰体向西北侧碛堤(冰川退缩后在冰川两侧遗留的碎石沙砾混合物,有一定胶结)堆积,并形成超覆现。冰川跃动时表面运动速度高于正常期运动速度1~2个数量级,表现为冰川上游冰体向下游快速输送,但冰川的体积基本没有变化,发生跃动的西支冰川长度超过12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跃动事件在4月17日之前发生,目前仍处于活跃期。
刘时银介绍说,根据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在盖孜河流域多年的观测,本次冰川跃动事件是近期降水增加影响的结果。
去年入冬以来降水量较往年大很多,特别是今年4月份的降水是往年的3~4倍,冰川积累区有大量降雪堆积,导致冰体下覆压力增加,冰川内部应力平衡受到破坏而快速向下运动。
刘时银不无担忧地说,大量冰体向冰川末端海拔较低的河谷排泄,要注意排除次生灾害的影响。目前冰体排泄已造成冰川西北侧部分地段草场被掩埋,牧民部分夏季临时房屋受到冰体或其携带的岩石崩落的威胁。
根据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分布可知,主冰川与西支冰川汇合处东北侧可能还处于冰体挤压的影响。无论是西支向下游输送的冰体,还是主冰川受到西侧跃动冰体挤压的影响,这些影响区的冰体都异常破碎,有大量冰裂隙发育,这些裂隙将成为夏季冰川融水的汇集场所,在排水不畅的情况下,因冰下水压增加,这些裂隙中储存的水体有突然释放、形成突发性洪水的风险。受冰川融水积聚和冰下润滑作用,下游冰川末端段也具有突然快速向下运动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大量冰体向冰川末端海拔较低的河谷排泄,造成次生灾害。
刘时银提醒当地居民,应密切关注炎热夏季来自该冰川的水量变化和冰川末端变化情况,提前作好预防准备。
《中国科学报》 (2015-05-25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