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铮
日前,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一起高校招生违规事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2014年高水平运动队专业测试中,足球项目测试评审组组长和评审专家等4人对两名没有参加测试的考生打出了成绩。根据相关规定,教育部决定暂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试点资格,并责成学校对相关人员予以责任追究。
考生明明没有参加体育测试,中南财大的测评组长和专家却违规给出了成绩。如此走过场的测试,没能测出考生真实的体育水平,却测出了该校招生工作存在的漏洞,也为人们留下了一个反面的案例。
尽管事发于2014年,尽管最终没有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但教育部还是对这种违规的做法进行了严肃处理。这样的做法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十分必要。因为如此测试不但败坏了大学的名声、损害了教育的声誉,还直接影响了高考招生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教育部如此处理既为该校亮了黄牌,也给其他学校敲响了警钟,还向社会表明了零容忍的态度。
尽管三令五申,还敢顶风作案,是什么驱动该校的测评组长和有关专家明知故犯、逾越底线?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相关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对规矩、规定缺少必要的敬畏,没有预料到会有如此后果;其二,给这种虚假体育测试鸣枪发令的是体育教育的功利化。
体育测试本是检验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对学生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实战考验和宝贵的锻炼机会,但因为染上了功利化的色彩,和学校的实际利益、教师的工作业绩挂了钩,也就成为了屡屡出现违规现象的导火索。从个别考生作假、家长亲友推波助澜,变成了校方参与作弊、教师助纣为虐,甚至主谋、主导违规的案例时有发生。联想到“体育代跑”等学校赛场怪事和校园体坛乱象不断出现,就会发现学校体育越来越进入功利化的误区已不是耸人听闻,而是一种严峻的现实。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警惕和深思。
体育教育的基本职责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但随着近年来大学间体育赛事的日益频繁、随着大学运动队亮相社会体坛、国际比赛的逐渐增多,大学体育功利化的倾向也愈演愈烈。培养出几支高水平的运动队、摔打出一批体坛名将,对大学体育而言是锦上添花,却绝对不是主要目标、更不是唯一的归宿和追求。不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摆不正大众体育教育和尖子队伍培养这两者的关系,体育教育就会本末倒置或者舍本求末,就会走向邪路,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有人总爱把社会的负面影响看成是大学出现某些不良现象的根源。不可否认,大学早已不是象牙塔。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违法乱纪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但这决不能成为大学体育、大学教育追求功利化的借口和理由。应该看到,教师舞弊、集体作假,其影响更为恶劣,其后果更加严重。因为这不但有违体育和教育的初衷,更与大学应负的社会责任、应有的社会形象背道而驰。
社会那么乱,大学怎么办?社会也好、公众也罢,对大学都有更多的希冀、更高的期待。大学不但要出人才、出成果、出智慧、出思想,更要对净化社会环境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大学是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地方,所以大学要洁身自好、以身作则,要给社会带个好头、做个表率。
恕笔者赘述,教育部的处理决定中特别责成中南财大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除了期待该校早日公布处理结果之外,更希望这种追究再不要像该校的体育测试那样,只是走走过场、形同虚设、掩人耳目……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报》 (2015-05-21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