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郭爽 实习生 李晨阳
回放:
据英国媒体日前报道,该国光纤即将达到设计容量的极限。根据预测,8年内,网线将达到发送数据的极限;20年后,英国所有电力供应只够供互联网使用。
质疑:
光纤真的已经达到极限了吗?互联网是否会耗尽所有电力?
释疑:
“每一种介质的传播都会有上限,这不可否认。但只是简单地说网速提高、互联网占据大量供电就导致光纤达到极限,不太科学。”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徐震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几乎每一种极限说法最终都不会成立。”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表示,以前有人质疑摩尔定律会失效,某个处理器达到极限,但最后都会被突破。
“光纤的潜力目前并没有被开发完。”飞象网CEO、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告诉记者,即使一条光纤达到顶峰,还可以再建光纤,但成本会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铺设第二条光纤,成本也许会成倍上涨,但整体收益又不会增加,这对于运营商来说会有压力。
“反过来说,一旦成本不合算,靠物理性增加解决不了问题时,新一代技术肯定会出现。”马继华表示,当网络不够用时,人们就会建立新的网络,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
马继华说,网络对应用产生阻碍时,应用的创新也会减缓。这会使整个网络流量得以控制,从而达到均衡,以等待整个技术的进步和网络铺设的完成。
同时,互联网对电力的消耗的确很大,但如今推出的很多应用或仪器也越来越省电。例如,在笔记本电脑出现前,大量的台式机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技术的发展,笔记本可随时带在身边,能用10个小时左右,这就是一个突破。还有智能手机的出现,其功能可媲美电脑,但用电量大大减少,能耗也在逐渐降低。
“IT设备虽说是功耗的大头,但不可能因此耗费全部电力。”徐震表示。
“目前之所以没有新技术产生,是因为现在铺光纤的成本还比较低。当使用物理方法加铺光纤导致成本过高时,就会促进其他技术的开发。”马继华告诉记者。他认为,如果固定资源饱和,移动资源也可以分流。例如,卫星通信、直接互联都有可能替代光纤传输。
项立刚则表示,虽然目前光纤是最好的介质,但未来量子通信或其他介质可能会替代光纤。虽然这些技术还处于研究中,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难题总会得到突破。
《中国科学报》 (2015-05-14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