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璇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4/29 9:09:27
选择字号:
李志起:新农业缘何特别重视商业模式创新

 

■本报见习记者 胡璇子

今年以来,“互联网+”可谓热词,在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改变有目共睹,传统的农业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农业”这一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被认为前景大好,成为了一片真正的“热土”。

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近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著名战略营销专家、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

商业模式缺乏创新

农业投资潜藏风险

“互联网+”热不断升温。但在李志起看来,现在各方力量争相进入农业,这既“好”也“坏”。

他表示,“好”体现在大家看到了新农业的商机、“互联网+”给新农业带来的巨大机遇。但“坏”在于许多进入农业领域的投资者、新农人,缺乏新型发展思维,缺乏冷静而审慎的思考,尤其是在商业模式的构建上,没有进行全面的设计和创新,这导致了巨大的投资风险。

近日,有媒体在冀南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记者发现,多地土地流转中出现了“毁约弃耕”现象,资本下乡时往往“有实力争地”,却“没能力种田”,企业发展不可持续,导致毁地、伤农的事情不断发生。

这边资本下乡面临问题,另一边,看起来很先进的电商也遭了冷遇。近日,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一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

“由于缺乏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和设计,导致投资者和新农人们在进入农业时,或者盲目乐观或者准备不足,纷纷让自己陷入困境,这让人非常痛心。”李志起说。

商业模式再造

是需要思考的关键性课题

尽管形势并不明朗,但李志起认为,今天在农业领域里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其实不难”。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农业的一大特点就是“靠天吃饭”,外部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很大,换言之,外部风险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但是,当互联网和农业深度整合,情况却有了很大的改变。“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农业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有了更多的工具、条件和可能性来进行创新。”李志起说。

“比如,通过对累积的天气历史数据的分析,能够为生产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化解生产上的风险。”李志起举例说道,再如,互联网为新型农民提供了学习的工具和获知信息的途径,他们能很快地掌握先进的生产种植技术,了解农业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不仅如此,可以说,互联网正在影响农业的各个环节。“第一,带来了生产的标准化;第二,带了加工的数据化;第三,在流通中,营销渠道的扁平化带来了更多的商机;第四,在销售中,产生了不同于传统的社区化和社群化的新型营销方式。”李志起分析说。

在“互联网+农业”的风口,农业领域许多过去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正在“成为可能”。

李志起指出,互联网带来了数据、信息以及新的技术手段,也带来了更多的创新。不同的商业业态和跨界模式,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更好的整合。“很大程度上,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再造。”李志起说,“商业模式的再造,是农业企业最需要思考的关键性课题。”

农业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的几大要素

由于多年在农业营销咨询一线工作,李志起对农业商业模式深有研究。从他的专业角度来看,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之下,想要在农业领域创新商业模式,需要重点抓住五大部分。

首先是顶层部分的战略模式创新。李志起表示,这就是必须明白自己在农业领域中所拥有的优势,找到正确的自我定位,是做“大而全”还是做“小而美”的模式,是发力在上游的种植生产还是立足做下游的电商、渠道。

“其次是前端的农民合作社模式创新。”李志起说。长期以来,规模化和标准化的问题困扰着中国农业,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如何解决和农民合作的问题。不同的合作模式导致了不同的成本结构,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李志起还提醒,简单的农产品触“电”就灵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用过去传统的思维来做农业也“必败无疑”。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不仅仅是在平台型电商如淘宝上开店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系统的营销规划和产品准备。因此,想取得农业领域商业模式的创新,还得有落地的互联网营销操作。

同时,大农业离不开大资本。李志起说:“长周期的投入、缓慢的回报、并不高的利润,都决定了农业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才能让自己完成生存下来的任务。这就需要在资本运营模式上也进行创新。”

而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新农业也不仅仅体现在第一产业范畴内。现在,打通一、二、三产业,实现“1+2+3”,完成模式的整体设计是新农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课题。“利用深加工、利用有附加值的产品、利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服务和体验的机会,才有可能真正成就新农业。”李志起表示。

“农业商业模式的再造,要体现四个特点:信息化、链条化、产业化和平台化。不但要搭建信息链,打通供应链,还要整合产业链,形成自己的价值链。”李志起说。只有这样,“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商业模式的升级、再造才会有更大的价值。

《中国科学报》 (2015-04-29 第7版 产经)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