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委员聘书
■王扬宗
中国科学院建院的最初几年,先后聘任了252名院内外知名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担任各种学科专门委员,对院内科研工作起学术顾问的作用。这是中科院成立学部、选聘学部委员之前的一个重要举措,并对学部委员的选聘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只是专门委员的聘用时间不长,后来被学部委员替代,因此外界知之不多。
为了配合中国科学院的组建,1949年底至1950年初,中国科学院研究计划局进行过全国自然科学专家调查。专家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35位著名科学家为征询对象,请他们推荐所在专业有科学成就的中国专家,收回31张有效推荐名单,共得233人;第二阶段的调查以上述233为征询对象,再请他们推荐本专业专家。调查起自1949年12月12日,至次年4月15日结束。两次调查共得被推荐专家865位,涵盖数学、近代物理、应用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生理学、实验生物学、水生生物学、植物分类学、心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等14个学科。其中既有卓有成就的名家硕学,也有刚刚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如杨振宁、李政道等,名单中有174人当时还滞留国外。
1950年3月至5月,院办公会议经过多次商讨,讨论和确定了专门委员的性质、职权和专门委员的名额和产生办法、待遇等,确定了自然科学各科人选160余人,分为数学、近代物理、应用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生理生化、实验生物、水生生物、植物分类、心理、地球物理、地质、古生物、天文15组。分组名称,与科学院当时正在组建的第一批研究机构的名称基本一一对应。
《中国科学院各种学科专门委员聘任暂行办法》规定:“各专门委员主要由本院征请国内成绩卓著的各种学科的专家提名,由院长聘任之;其未被提名而确有成绩表现者,亦得遴选聘任。”从委员名单来看,绝大多数自然科学方面的专门委员都是依据上述调查的专家推荐票数产生的。各组的专门委员都是专家调查中的推荐得票领先者(尚在海外未归者除外)。此外还有几位在院内担任一定职务的党员科学家,如恽子强、陈康白、吴征镒等,也被列为专门委员。
社会科学和工程方面的专门委员则比自然科学专门委员晚一些。1950年6月20日至26日中国科学院第一次院务扩大会议之前,自然科学专门委员名单已公布并获邀参加这一会议。会议期间,工学实验馆、近代史所和社会科学所分别提出了各自学科的专门委员。随后经有关各所研讨、院长确认,选聘了10名工学实验组专门委员和61名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委员,后者分为近代史、历史考古、语言文字和社会经济四组。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考古组有向达、金岳霖、马衡、陈寅恪、陈垣、汤用彤、冯友兰、邓之诚等著名学者,占该组一半以上,社会经济组有陈达、张奚若、费孝通、钱端升等社会学家和法学家。这些已经被视为“旧资产阶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还没有被排斥掉。
截至1950年10月,中科院共聘任专门委员241人。此后,1951年增补2名,1952年增补1人,1953年增补8人。计自1950年至1953年,共聘任专门委员252人,分为20个组,其中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专家192人(院外136人,院内56人),社会科学方面60人(其中院外49人,院内12人)。
专门委员的职责主要研讨下列事项:1.院内各研究部门的工作计划、执行经过及其工作报告;2.各研究部门的高级研究及技术人员的聘任和升级;3.中科院与院外研究工作的合作;4.中科院对院外的各种学术补助;5.科学发现发明和著作的审核;6.国际学术合作等,应当说有很重要的事权。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专门委员聘任期间,并没有召开过全体会议,后来连各学科的分组会议也没有再举行。专门委员作为一个组织形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到了1954年初,中科院开始筹建学部,专门委员的作用也就名存实亡了。不过,专门委员的选聘办法,即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同行摸底推荐,被选聘首批学部委员时所借鉴;自然科学方面的绝大多数专门委员,也被选聘为首批学部委员。就工作性质和作用而言,专门委员可视为学部建立之前的一种尝试,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学部委员的前身。
世界各国的大型科研机构,都非常重视选聘优秀科学家组成专门委员会,对本机构的学术工作进行评议、咨询和决策。中科院对此历来十分重视,组建过种种类似的组织,从最初的“专门委员”,到后来的“学部委员”等。但由于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他们很难在院层面的重要学术决策中发挥有效的作用。这个“难题”,尚需在“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过程中进一步破解。或许这是中科院持续健康发展的“百年大计”之一。
《中国科学报》 (2015-04-10 第6版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