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晖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5/4/7 12:07:20
选择字号:
中国成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 去年人数近38万

 

天津大学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包饺子。新华社发

亚洲来华留学生人数

影响学生申请来华学习择校因素TOP10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来华留学生就读满意度国际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日益高涨,中国高校每年能吸引多少来华留学生?

377054。这个由教育部近日给出的数字,同比增长5.77%,占全球留学生份额的8%。而过去10年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不断增长,中国攀升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在“跟跑”欧美发达国家,庞大的来华留学数字折射出怎样的信号?来华留学的总体趋势、主要来源和流向是什么?中国高校又该作出怎样的应对?

中国教育在线和来华留学网日前联合发布的《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显示,来华留学人数已连续两年增速放缓,发达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呈现增速下降、停滞或者负增长局面,发展中国家则占比增加,来华留学正面临新变化。

来华留学生的构成

报告显示,2005至2014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速一直保持在高速增长通道上,年平均增速为13.19%。与此同时,来华留学人数增速出现放缓趋势。其中,2013年和2014年增速分别为8.58%和5.77%,连续两年增速下降。

从生源上分析,亚洲是全球大洲中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大洲,2014年共有225490位留学生进入中国学习,近10年累计来华学生数超过170万。与此同时,亚洲来华留学生增速近两年连续出现下滑,2014年增速仅为2.58%,为10年最低水平。但好消息是,东南亚国家异军突起,为来华留学市场注入了活力。

报告还显示,不同地区的学生对于留学服务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发达国家学生更偏重语言学习;欠发达国家学生则更倾向于来华攻读学位课程,如医学、工程等。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来华留学的3个信号仍值得关注:“一是传统地区增长乏力,韩国徘徊、美国下降;二是新生力量崛起,泰国跃居第3,非洲、欧洲加速;三是经济显然是来华留学的主导因素。”

“很多人认为来华留学的重心是影响发达国家,甚至有学校招生只喜欢要欧美学生。但从数据来看,来华留学的重心应该回归亚洲。因为‘邻居’不能改变,我们更能产生影响的是周边国家,不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陈志文认为,来华留学迫切需要准确定位。

他给出这样一组数字:2014年,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生人数为13360人,比2005年增加7.1倍;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人数为11764人,增加了15.1倍,在来华留学生源大国中跨度最大,“可以看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在来华留学市场中贡献巨大,高校迫切需要思考,如何用教育为这一国家战略服务,又该如何利用这一国家战略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

市场巨大,可中国高校仍在“拿胡萝卜钓鱼”

在众多国人“用脚投票”,将关注点放在出国留学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来华留学的意义?

“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留学生规模要达到50万人’的新目标;北京颁布《留学北京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吸引15万留学生;上海提出了8万留学生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认为,“来华留学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话题。”

此外,在采访中,还有多位专家指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时,专门提及“教育消费”,而来华留学的巨大空间正是能够撬动教育消费的有力杠杆。

但陈志文指出,尽管意义重大、市场巨大,可中国高校在来华留学上的诸多表现仍然不佳,甚至滞后。“很多高校想当然地用自身的喜好、方式吸引来华留学生,没有真正站在外国留学生的角度来做这件事,犯了兔子‘用胡萝卜钓鱼’的错误。”陈志文说,现实中存在很多这样极端的例子,“比如外国学生申请中国学校从来接不到拒信,不少学校在用中文网站招生,甚至很多入校表格要求留学生用中文填表,上面一个英文单词都没有。”

来华留学网申请平台上一个基于6000名留学生的样本数据显示,接近90%攻读学位课程的学生会选择英文授课的专业,可2014年开设英文授课课程的中国高校仅占总招生院校的15%。而在高校英文招生网站建设上,该网针对100所高校进行的调研显示,有93%的高校网站打开时间超过10秒;86%的网站,有错误出现;34所学校,学生无法找到英文招生网站。

“以汉语为主的教学语言是影响留学生规模提高的主要原因,而生活服务离来华学生的要求也有距离。”洪成文认为,教学和服务仍然是影响来华留学教育的两大短板。此外,来华留学奖学金的主体仍然很单调,政府唱独角戏,民间或企业资金很少参与到来华留学事业上。如果政策到位,民间资金参与进来,奖学金规模增加,来华留学教育还将遇到新的快速发展期。

“学生申请来华学习择校因素中,教学质量仍是主因。”陈志文则强调,尽管学校在来华招生和教学上进步明显,但大多数高校服务和产品仍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国内排名前50的高校申请人数占总申请人数的近80%,普通高校招生不足。”

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是关键

面对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高校究竟该作出怎样的应对?

“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不断下降,中国高校生存遇到严峻挑战。而来华留学恰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源补充,一个国际学生带来的收益是国内学生的2~3倍。”陈志文认为,应在生源下降的大背景下再审视来华留学的意义,“吸引更多来华留学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提高质量的必然选择。”

他强调,要撬动来华留学市场,国内高校应尽快建设以英文为教授语言的课程体系、针对发达国家学生设立混合学制的学位课程,并改变落后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现阶段,留学产品质量虽然逐步提高,但是离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这一目标还有距离。”洪成文指出,从高等教育制度灵活性来看,学分是否可以自由转换、高校能否接受转学学生、国内学分与国外学分能否打通使用等仍是很大的制约因素。

但他仍然倡导,中国大学应摆脱“跟跑”欧美的困境,培育“世界高等教育第三极”,“我国高校的努力方向至少有三点:一是提高教师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和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学的水平;二是加大本土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三是改善僵化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优化高校行政服务,减少高校教师因为行政化而带来的过度的管理负担和有效时间的消耗。高校教师忙不到教育教学这个关键点子上,专业水平和语言水平不能迅速提高,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就会受到制约,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向亚洲的转移速度将慢下来,需要的时间也将更长。”(原标题:2014年来华留学生近38万人,中国成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来华留学,哪些信号值得注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