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马”地勘首战告捷 |
南海海底首次发现活动性“冷泉” |
|
本报上海4月1日讯(记者黄辛)今天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由该校作为技术负责单位研制的“海马”号45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于3月首次投入地勘应用,取得了我国南海水合物地勘工作令人振奋的成果——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西部首次发现了海底活动性“冷泉”,获得了双壳类生物群、甲烷生物化学礁、碳酸盐结壳、菌席和气体渗漏等高清视频记录和相关样品。
据介绍,这些成果为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有利区详查、圈定勘探目标区、评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提供了宝贵的调查资料,为今年开展的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认为,“海马”号ROV首战告捷,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作业型ROV已不再是搁置于实验室仅供观摩的科研成果,而是实际应用于深海调查的装备,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地勘应用的快速转化,打破了我国现有应用于深海调查与深海作业的ROV均为国外产品的局面。“海马”号ROV在“冷泉”区海底作业过程中的出色表现,证明我国在深海作业型ROV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同时体现了我国在水合物矿产资源领域具备了国际一流的科研水平和深海探查技术设备研发与应用能力。
《中国科学报》 (2015-04-02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