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垚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3/24 13:41:33
选择字号:
丘成桐:中国的本科生是世界一流的

 

丘成桐 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数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丘成桐最为世人知晓的成就是证明了卡拉比猜想。由于对数学的杰出贡献,荣获1982年度菲尔兹奖,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

3月中旬的北京,清华大学近春路旁的玉兰花如往年一样如约盛开,不同的是,它后面的那座承载中国数学梦想的灰白小楼,有了新的征程——“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于19日正式揭牌。这里将成为未来中国高水平数学研究和高水平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他这样评价中国教育——

“中国的本科生是世界一流的”

走进近春园西楼133办公室,横在面前的是挂在墙上,写满了粉笔字的硕大黑板。头发花白、白衫灰裤、身材魁梧的丘成桐先生用带着港味的普通话问好。这样一位成名极早的数学家,没有传说中的凌厉与霸道,却有着他专属的自信与自负。

“我希望这个中心能够培养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同时做好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成为中国数学家的大家庭,也成为全世界数学家的交流中心。”丘成桐认为,一直以来,中国的本科生是世界一流的,但还需在本土培养第一流的硕士生、博士生。“在中国,博士毕业意味着27、28岁,而美国很多学者20多岁就开始出成果了。”比较而言,我们青年人才、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机制在灵活性上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开发。

如何能够积极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的重要目标之一。丘成桐希望,能够依托中心,培养出一批杰出的青年数学人才。在具体的培养方式上也要更加国际化,要在世界范围约请最知名的老师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他曾这样描述自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国史大纲》《资治通鉴》《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微黄的书脊、微卷的书角——这些明显“上了年纪的”文史类书籍,是数学家丘成桐书柜里的绝大部分内容。如同杨振宁的《邓稼先》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李政道因国画功力深厚而被中央工艺美院(现并入清华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华罗庚喜欢作诗和对对子,被誉为“数学皇帝”的丘成桐,也同样共振着科学和人文双翼。

“当初也没想念数学,倒想念历史。我昨天晚上还在看钱穆先生写的一本书”。提到自己热衷于看历史、文学书籍,丘先生不免有些自得。“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是丘成桐描述自己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时的心情所用的诗句。而翻阅他出版的《丘成桐诗文集》,多数文章是古文或者文白参半,诗为古诗、律诗、包括各种献辞、述怀、赠序等。还有填词的《蝶恋花》《永遇乐》《念奴娇》等词,都粲然可观。在丘成桐身上,有着东方与西方的交融,中国传统的文化修养和现代科学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数学和数学家都是很美的。”丘成桐说,水波、云彩的飘动,甚至小小的肥皂泡,都可以用数学语言去描述。肥皂泡在即将破灭的一刹那很美丽,它的波形状态就包含着很深奥的数学原理。“数学的美就在于它的本身。”丘成桐还把数学与物理学、哲学、文学进行比较和关联,他一方面笃信科学精神的力量,另一方面也相信哲学对数学探索的指引,文学写作与数学构建的相通。“数学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它其实是很美的一门科学。”

他这样理解学问——

“去了解学科中的高端知识是无上光荣的事情”

卡拉比猜想的证明无疑是丘成桐数学事业中最为绚丽的时刻,也正是因为他在数学领域一系列出色的成就,丘成桐获得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菲尔兹奖金质奖章的正面是阿基米德的浮雕头像。阿基米德用一个支点撬动了整个地球,而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阿基米德支点又在哪里?丘成桐也在苦苦的思考并追寻着。

顾准在一间不大的公共宿舍里,写下了“唯有科学精神才足以保证人类的进步。”而丘成桐认为,“数学的精神就体现着科学的精神,包括数学在内的基础科学都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这样才能从基础、从根本上提升科学素养。他说,近代工程的发展都是从基本理论上推导出来的。频繁往来于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丘成桐观察问题有了比较视角,“大学的目标是研究自然界的基本结构,社会的规律,进而服务社会。”他强调,在美国和欧洲,最出名的应用学科院校,如斯坦福、麻省理工,他们的基础科学发展事实上是非常充分的,都是第一流的。

而理念上的突破和前进,更是任重路远。“当前,教育理念的不足是个问题,学生要具备一种崇敬心,明白做学问是一项非常神圣并有意义的事情。”丘成桐说,事实上,能够去了解学科中的高端知识是一项无上光荣的事情,但这些认识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是缺乏的。(原标题:他是个热爱历史和文学的数学家,以他名字命名的数学科学中心近日在清华大学成立 丘成桐告诉你数学有多美(近距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