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类脑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推广到互联网、金融投资与调控、医疗诊断、新药开发、公共安全等一系列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或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这是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教授杨雄里日前在以“脑信息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上表达的观点。
作为我国脑科学研究的有力推动者和引领者之一,杨雄里特别强调,我国必须加强以脑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研究,并开展以应用和产业为导向的协同创新,“这样才可能获得突破”。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认识脑的奥秘是对人类的终极挑战,脑科学的发展对脑疾病的防治、信息和智能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根植于脑科学的人工智能研发取得了重要的进展。2011年,“谷歌大脑”项目通过对哺乳动物视觉皮层的神经网络和信息处理过程的模拟,于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机器系统通过学习而对各种不同类型猫图像的自动识别,正确率与人类似。这一令人瞩目的进展的意义在于,这种依赖于大数据和强大计算能力的被称为“深度学习”的无监督或半监督机器学习,使计算机可以在无需人力参与的情况下,完成原本只有经过高度专业化训练的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任务,甚至超过专家。
杨雄里指出,脑是一个有着高度信息处理能力的极复杂的系统,脑科学研究已显示脑处理信息具有与传统计算机迥然不同的特点,借鉴这些特点,就能研发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系统。他认为,目前“深度学习”对脑信息处理机制的模拟还是极初步的,如何借助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生物体上亿年来优化形成的脑框架结构和脑工作原理,以解析神经系统算法为目标的计算神经科学为桥梁,应该是人工智能推向新阶段——类脑人工智能的必然路径。
在杨雄里看来,类脑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脑科学、计算科学、
、医学等学科领域密集的交叉融合,它将有力地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甚至改变社会范式。不仅如此,它还将为人脑功能和结构研究提供有力的方法和手段,乃至提供崭新的思路。因此,“类脑人工智能研究无疑是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脑工作原理的基础研究间彼此的相互促进,将成为未来科学研究和产业革命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